2015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强化练习(19)答案
试题答案1.C[解析]文段第一句话介绍了事件的背景,《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在中国引发热议;第二句话指出《福布斯》税负排行榜在其他国家没有受到关注,但在中国却引起轰动,值得思考;第三、四、五句话是论证,指出如果先得出结论再寻找依据,那么结论肯定是偏颇的,这种分析模式就是不公平的范式;第六句话是结论,根据前文的论证得出,《福布斯》的分析是不公平的,换言之,《福布斯》所得出的“中国税负痛苦指数”排名全球第二的结论是偏颇的。因此文段所针对的主要问题就是《福布斯》的“税负痛苦指数”太偏颇。
2.B
[解析]文段共三句话,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句话是总论,提出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应当坚持传统与现代并重;第二句话从实践层面指出,目前我国“走出去”的文化偏重于传统文化,缺乏有深度的当代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外民众对当代中国情况缺乏全面准确的了解;第三句话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在文化“走出去”的时候应当大力推介当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因此文段的主旨是第三句话,选B。A、C项分别概括了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的内容,均非文段主旨;D项“根本原因”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一定程度上导致”。
3.C[解析]根据文段第一、二句话可知,A选项正确。根据文段第三句可知,B选项正确。根据文段最后一句可知,D选项正确。C项,文段只是说外来语会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但不代表积极利用外来语是使语言生动、新鲜的唯一途径。事实上,对于外来语,作者的态度是自然而然,不存在积极或消极性,故C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
4.A[解析]文段叙述的海发光能够影响船舶航行、可以预报天气、便于渔民捕鱼三个事例,均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文段实际上意在通过不同角度说明海发光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B项说法错误,海发光本身并没有优缺点,只能说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利或有害,故排除B项。C项只说明了海发光的利用方法,表述片面。D项,文段本身并未提及,属于过度引申。本题正确答案为A。
5.D[解析]文段阐述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的原因,意在告诉人们防风固沙不能盲目,选择固沙植物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D选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文段并未说人为地防风沙很难起到作用,而是说不尊重自然规律的防风沙行为不仅不会起到作用,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排除A项。B项并非文段重点,排除。C项仅是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而非文段的意图所在,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