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9 19:12:12

2015年国考行测之言语理解专项练习题(25)

1.
当我们不再以功利的态度来考虑问题时,当我们不再以职业的观点来面对生活时,当我们把业余的游戏精神引入办公室和教室时,美学便松动了刻板重复的日常生活。我们便可以在其中发现更多的美感愉悦,感悟到更加深刻的生活真谛。老子提出了道家美学的一个经典命题“涤除玄鉴”,“涤除”就是使心灵空明虚静,抛弃那些欲念和偏见,这样便可以“玄鉴”,就是看到深邃的东西。这个命题后来演变成中国美学的一系列重要范畴和命题,诸如庄子的“心斋”、“坐忘”,宗炳的“澄怀观道”等等。这段文字提到老子和庄子等人的思想是为了说明(
)。
    A. 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B. 中国美学的独特之处
    C. 无功利美学对日常生活的升华作用 D. 中国美学的发展历史
    2.
共产党员先进典型的代表——北京海淀区知识产权庭庭长宋鱼水独立办案11年来,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各类案件1200余件,其中300余件属于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当事人誉为“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 物质贡献的价值大于精神贡献的价值 B.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C. 贡献与索取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D. 理想的实现需要人的主观努力
    3.
能压差使系统与系统或系统内的子系统相互产生相对运动,这时产生的作用就是所谓的“力”。就是说,力是能压差引起的,是能压差的表现,是能压作用的一个特征量。
    下列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力与能压差关系密切
    B. 能压差使系统与系统或系统内的子系统相互产生相对运动
    C. 力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
    D. 力是能压差引起的
    4.
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大卫》雕像是一座云石雕像,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米开朗琪罗生活在意大利社会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所生活的时代产生了怀疑,痛苦失望之余,他在艺术创作中倾注着自己的理想,创作了一系列如巨人般体格雄伟、坚强勇猛的英雄形象,对这段文字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卫》所表现的是一个身高2.5米的战士的形象
    B.《大卫》是米开朗琪罗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时创作的
    C. 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作品中倾注自己的理想
    D. 米开朗琪罗生活在意大利社会繁荣稳定的年代,安逸的生活让他觉得压抑
    5.
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朱熹注:“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予物者,乃食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朱熹是从天道说天命,而自人道而言,“知天命”是半世人生奔求之后,知自我人生之局限,知可为不可为,当为不当为,因为这种“知”,不仅产生自我意志行为的深刻变化,而且也形成自我与世界关系的大转换。这段文字意在(
)。
    A. 从人道的角度诠释“知天命”
    B. 说明“知天命”即能够掌控自我意志
    C. 论证“知天命”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
    D. 辨析不同流派对“知天命的认识”
    答案解析:
    1. C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文段开头就提到了“不再以功利的态度”“不再以职业的观点”“业余的游戏精神”等,侧重的是无功利性,C项最合适。故选C。
    2. B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注意文段中的“其中300余件属于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由此可知,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故选B。
    3. A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BC两项很容易排除,文段最后是“力是能压差引起的,是能压差的表现,是能压作用的一个特征量”,D项只是部分内容,A项更全面。故选A。
    4. C 本题属于细节推断题。A项错误,是英雄,而不是战士;B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D项明显与文段不符。故选C。
    5. A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文段以孔子的话引入话题,重点讲述的是自人道角度的“知天命”,BCD三项均是不正确的。故选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国考行测之言语理解专项练习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