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考行测之言语理解专项练习题(23)
1.作为媒体,需要处理好服务大众和商业经营之间的关系,不能够无度追逐经济效益而伤害民众的利益。娱乐节目的广告多,证明其受欢迎度,但过多过滥的广告引发民怨,无疑将损害节目的长远效果。《中国好声音》作为一个王牌娱乐节目,在社会责任上,也要做成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娱乐节目不宜过度商业化 B. 媒体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C. 受欢迎的娱乐节目往往广告泛滥 D. 广告泛滥彰显媒体社会责任缺失
2.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她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而这美景太短暂,叶子很快变成新的颜色。
这段文字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 )。
A. 秋天的美景是留不住的 B. 秋天的美景太短暂
C. 对秋天的依恋之情 D. 秋天有好也有坏
3.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作为使笔运墨的方法,笔墨有些像文言文。文言在秦代以前就是一种书面语言,然而即便在当时,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古白话”,不会使用文言文去说话。因此,
。同样,笔墨也成了文人画家隔离包括画工在内的广大民众的一道绘画语言的屏障。
填入划横线地方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文言文成了读书人在特定圈子特定时候的特权
B. 除了现实世界,文人们还拥有另一个更丰富的世界
C. 文言文便有了一种特殊的韵味和魅力
D. 文言文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4.
2010年上海世博会把“低碳世博”作为办会目标之一,实现世博园区的低碳排放。即世博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零排放”;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园区内的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而污水综合利用率达到30%,工程废弃物和垃圾100%回收利用,资源化利用达到50%以上。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低碳世博”目标的是( )。
A. 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B. 垃圾100%回收利用
C. 雨污水、废弃物等资源综合利用达到100%
D. 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零排放”
5. 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
A. 经济全球化 B. 贸易全球化 C. 全球经济 D. 经济活动
答案解析:
1. D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首先,文段的主体是“媒体”,而不是“娱乐节目”,排除AC项;同时,文段最后强调的是媒体的社会责任,D项更合适。故选D。
2. B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此题比较简单,文段中用到了“……溜来……便……”,结尾更是直接提到“然而这美景太短暂,叶子很快变成新的颜色”,表达的是秋天的美景太短暂。故选B。
3. A
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文段的主题是“文言文”,排除B项;同时,横线后面提到了“笔墨也成了文人画家隔离包括画工在内的广大民众的一道绘画语言的屏障”,据此可知,横线上填A最合适。故选A。
4. C 本题属于细节推断题。C项“废弃物”不正确,原文是“工程废弃物”,而且文段没有提到“等资源综合利用”。故选C。
5. A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CD两项很容易排除;文段不仅讲到了“贸易”,而且讲到了“资本”和“技术”,“经济全球化”更合适。故选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