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9 19:10:13

2013年国考行测大纲解析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相关链接:
2013年国考行测大纲解析之数量关系
2013年国考行测大纲解析之资料分析
2013年国考行测大纲解析之常识判断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信息汇总
2013年国考行测的大纲与2012年在整体理念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考试依然分为5个部分考查,即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考试时间设置为120分钟。大纲对每个部分的考查的内容进行了仔细、具体,详细的列举描述,并给各部分展示了考查题型。在题型介绍部分,大纲中继续保留了:“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这说明考试形式灵活,考查形式新颖,针对不同的岗位题型和题量会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难度也有区别。由此可见,国考行测更加注重对考生理解知识和运用能力的考查。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
    【大纲表述】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解读】2012年言语理解与表达是40道题,2013年题量基本仍然保持为40道题。需要说明的有两点问题。第一,大纲中所涉及到的语句表达这种题型,通常考察考生的病句、歧义句、标点符号、成语使用等等。这是一个国考中多年没有考察过的题型,今年在国考大纲中虽然出现了语句表达这个概念,但是真正考察病句、歧义句、标点符号和成语误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2008年开始,国考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语句表达题型,就是句子排序。国考大纲中所指的语句排序很大程度上指代的是这种题型。句子排序题的特征是给出考生4到6个句子,它们是打乱顺序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对这段乱序文字重新进行排列。考生可以对这类题型多加联系,这类题型的题量近年来呈逐步加大的趋势。2013年国考大纲依然沿用这种称呼方式,所以2013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这种题型依然要特别重视。
大纲中给出了两道例题。例1是一道意图推断题,根据历年习惯,这种题型在试卷中会占比较大的比重。例2是一道多空选词题,这是今年国考的一个整体趋势,就是选词填空空缺增加。这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好事情,这意味着试卷透露给考生的可参考文字增多,可排除信息增多。但是也要有不利的一面,即陷阱也随着文字的增加而增多,大家要学会合理避开陷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国考行测大纲解析之言语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