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 发表于 2016-6-23 04:03:12

2016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那些年被我们遗忘的常识判断

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基本是被考生忽略的一部分,大家都觉得这部分知识太过于庞杂,如果复习不知道如何下手,而且就算复习了,好像也没有什么进步。那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这个问题给大家做下解答。就内容而言,常识判断主要侧重对时事和国情社情的考察;从方法上来说,常识判断也有很多命题思路是可以破解的,考生同样可以运用技巧答题。
一、常识重要考点
国情社情——我国的资源能源、人口与民族、经济成果等
政治常识——时事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等
人文常识——我国的历史、中医、戏剧、国画、书法、文学作品等
科技常识——科技发展史、最新科技成果
法律常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基本法律知识
经济常识——重大经济现象、政策和措施
地理常识——资源能源、气候环境等
二、常识复习策略
1.重视平时积累。常识判断的考查以基础知识为主,虽然题目设计灵活多样,但最终都没有脱离基础理论知识这个主线。备考过程中要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才能从容应对考试。
2.关注时事热点。国考常识的考察,一般紧跟时代步伐,所出的题目一般都离不开身边发生的大事,比如最近中国举办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2016年国考中很有可能就会考察,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留意时事热点,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3.注重知识运用。要求考生能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利用现有知识进行猜题。
三、常识解题技巧
1.求同存异法
例: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 )。
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样看来,这个题考查考生对我国一项民族政策的把握,所以很多考生都觉得考得太难,这道题的正确率是相对较低的。但是,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题是有技巧的,A、C、D三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讲发展,只有B项是在讲团结,故选B。
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直接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几个选项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或有共同的特征就可以将其排除掉,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在剩余的选项中进行比较,最终确定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2.两相矛盾选其一
这也是公务员考试命题者比较喜欢的出题思路。这类题目会设置迷惑性较强的选项,看上去很难。但仔细审题后,会发现其中两个选项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意见,这样就可以先把其它两项排除掉,在互相矛盾的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这样可以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3.反常识思维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0年9月15,秋风送爽,悉尼奥运会在一派欢乐气氛中开幕
B、《诗经》里的“七月流火”,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夏天天气的炎热
C、人们经常说的“绿色食品”指以绿色植物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食品
D、水晶和沙子虽然外表差别很大,但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一样的
【答案】A。解析:本题B选项的设置就是对常识思维的一种否定,很多考生看到“七月流火”这个词,很容易会想到天气炎热。也有一部分比较聪明的考生看到这种解释的时候会警惕一下,公务员考试题会考这么简单吗?“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而D选项水晶和沙子,我们一般会认为不可能一样,这也是常识思维的一种束缚。提醒考生注意,遇到这种看起来比较简单的题目,一定注意是不是反常识思维的运用。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总结的做题技巧,希望大家下来可以活学活用,最终在常识部分的解答中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那些年被我们遗忘的常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