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毕业生职场的三板斧
刚步入社会的我们,职场生活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同学们都在为工作而发愁,可以说每天晚上回到家都在加班。刚入职场,很多人都会犯错误而自己却不知。也许你作为新人,你天天努力上班,但是同事天天玩手机,心理憋屈,
也许你正在愤愤不平,我天天加班,老板眼睛怎么没看见?到底怎么了?
也许你会碰到一个对人很严厉的领导。你很不适应他的工作风格。
也许你会碰到一些同事,有功必揽有责必推。
毕业生遇到的那些坑,职场遇到的那些事,你应该怎么做,华图教育专家来帮你盘点盘点:
毕业生职场第一把斧头:要有良好的行业认知和专业基础
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一个毕业生长的很年轻很漂亮,刚进来就坐在自己的工位上,就呆呆的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被动让领导安排工作。等着老员工积极主动的去认识她。她工作了一周后,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她总是相信她的想法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但是对岗位的基本认识却没有,对全行业的状况都不怎么了解。大家想想她的职场基本素质怎么样?
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入职后,工作积极主动性没怎么有,就等着领导被动的安排工作。被动接受领导给的一切,这样对自己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作为新毕业生,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专业认知和行业基础,了解了解公司的经营近况,岗位发展情况等等,可以在公司的官网上搜索一些信息,甚至可以去微博微信上搜集,还可以把员工手册自己读几遍,公司的整体工作流程都了解一下,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环境,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进一步规划后面的道路。很多毕业生缺乏这种类型的认知,他们自身会有自己的规划,但是比较好高骛远,和公司的规划搭不上边,也没法和公司一起成长。有些毕业生一入职就会按自己的想法来,但是很多人连公司干什么都不清楚,这明显是对岗位的认知偏差。要融入公司的环境,先上道,主动了解公司内部的情况,这是职场基本素质之一。
毕业生职场第二把斧头:要有结果导向型思维
很多毕业生刚进入职场还没有脱离大学当中的思维。没有及时进行思维的转换,会想我平时很努力啊,我也基本上每天加班,为什么领导没看见我的努力?为什么同事没有对我有一个很好的评价?
职场可不是学校,学校里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给面子,职场中有绩效这个概念,所有人都要为结果负责,刚毕业的职场新人同样也要背负着绩效的压力,待人接物再好,颜值再高,没有绩效是没有用的。没有绩效,连呼吸都是错的。
毕业生一定要以结果为导向。不要有这种思维即“只要我努力工作了,老板一定会表扬我”。转换思维到“一切以结果为考量”。学校的公平是一种单一维度竞争的环境公平,而职场是多维度的公平。在职场中新人一定会遇到很多的挫折,有些新人就会很情绪化的抱怨,遇到困难就发呆,不会的不好意思问,遇到困难就不知道如何解决,缺乏解决问题的手段,这种行为很多时候是团队无法接受的。就比如领导给你一个稍微有挑战性的任务,很多毕业生就动不动说做不到。不会做。这个会让公司寒心。在职场中一定要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要有执行力和责任感。
毕业生职场第三把斧头: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积极学习这句话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是很多人不懂得如何积极的去学习。很多毕业生面试第一句话是:我虽然不懂这些方面的知识,但是我会努力去学,要知道企业不养闲人,面试的正确姿态应该是我能为企业创造什么价值,而不是去向面试官表决心。
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是很多毕业生不去思考事情如何做好。而是努力到无能为力,拼命到感动自己可是就是没有产出。很多人做一个很简单的ppt花两小时时间找模板,加班找资料但是你的硬盘中存了2G的资料没人看。很多人做事被动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创业者心态。其实做事是一种成长。毕业生应该更加关注的是做事情是否能否成长,是否有更高效率的解决办法?下班时间多思考多进步才是常态。工作中你最不愿意去做,但却是离你的目标最近的最重要的事情,比如,想做一份PPT,提纲挈领从思维导图从主题提炼开始做起,从锻炼自己的结构化思维能力和演说汇报能力开始做起,真正做到从清晰思考到准确落地。
为了解决一个工作问题,你是否可以围绕它去扩展知识面和技能点。为了成就一个更高的工作目标,你能否总结一套可以扩散给同事的思维方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就是成长的开始。
这就是职场三板斧,只要掌握这些,一定可以有一个光明的职场未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