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3 14:51:48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7.1.9)

此文是2017年1月9日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希望大家好好练习,做好招警考试备考工作。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甲趁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12000元的项链抓起,然后逃跑,跑了50米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便转身回来,打了乙两耳光,说:出来混也不带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甲的行为属于( )。
    A.抢夺罪(未遂)
    B.抢夺罪(中止)
    C.抢夺罪(既遂)
    D.抢劫罪(转化型抢劫)
    2.关于犯罪预备理解错误的是( )。
    A.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
    B.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
    C.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的,是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不是犯罪预备
    D.抢劫犯在准备抢劫前多次采集抢劫对象的信息,属于犯罪预备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客观要件是公然夺取公私财物;主观要件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甲乘乙不注意,公然夺取其12000元的项链,构成抢夺罪。抢夺罪的既遂要求是财物脱离占有人的控制。本题中甲已经跑出50米,项链已经在实际上脱离了乙的控制,因此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的既遂,至于后来的返还,并不影响抢夺罪既遂的成立,C正确。至于转化型抢劫,则必须是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而本题中只是公然夺取,没有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的问题,因此不构成抢劫罪或者转化型抢劫,排除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答案】B
    【解析】 犯罪预备具有下列特征:(1)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预备行为;(2)犯罪预备行为必须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停顿下来;(3)犯罪预备行为停顿在犯罪预备阶段必须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依据《刑法》第22条的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故本题选B。
    以上就是今天的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预祝考生们考试顺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