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7-23 12:17:28

2016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5)

1,治安管理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的情形:情节特别轻微的、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的,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处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违法犯罪行为的、有立功表现的。
    2,治安管理从重处罚的情形:有较严重后果的、教唆胁迫诱骗他人的、对报案人举证人证人打击报复的、在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3,违反治安管理追究的实效: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之日起计算;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4,劳动教养:1年至3年从作出劳动教养之日其计算,延长期限累计不超过1年。法制部门应当在3日内审核完毕。
    5,不执行劳动教养的情形:
    精神病人、呆傻人员
    盲、聋、哑,严重患病者
    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的婴儿以及年满60周岁又有疾病等尚失劳动能力者。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违法犯罪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华侨、在大陆犯罪的台湾居民和在内地犯罪的港澳特别行政区居民。
    6,收容教育:实施卖淫嫖娼行为尚不够劳动教养的。期限6个月至2年,从执行之日起计算,延长比较长不得超过2年。
    7,强制戒毒:期限3个月至6个月,延长比较长不超过1年。离所期限一般不超过3日。工作内容:治疗、管理、保护、组织劳动、教育。
    8,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范围:公安行政管理、公安行政处罚、公安行政强制措施、公安行政强制执行。
    9,公安执法监督的基本特征: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形式的多样性、监督过程的程序性。
    10,公安执法监督的分类
    (一)按监督主体分类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等
    (二)按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分类
    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等
    内部监督: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以及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等
    (三) 按监督时间分类
    事前监督:具有预防作用
    事中监督:具有控制作用
    事后监督:具有救济作用
    按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分类
    直接监督:具有直接法律效力能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间接监督: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能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公民的监督)
    以上就是公安基础知识之200个必背考点速记,希望可以帮助到考生们,预祝考生们考试顺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200个必背考点速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