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天津市公务员申论范文:以礼仪之风彰显“大国意识”
不学礼,无以立——以礼仪之风彰显“大国意识”
《论语》中曾经说过:“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可见,尙在千百年前,圣贤就曾明白礼仪教化之重要作用,古之君子也多以礼教自持。崇礼尚礼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精神,它不断教化着人们“明是非,远罪疾”,成为推动华夏文明不断进步的文化内核。然而放眼当下,古之礼教随着“破四旧”在一定程度被片面化,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被边缘化,使得公民素质低下的现象屡屡被曝光,使得我国之大国风范缺少精神的元素。是故,有必要在我国不断发展的当下,倡导全民“学礼”,以礼仪之风春风化雨,以精神文明的软实力提携大国风范,让大国意识不断彰显。
“学礼”以促进民族素质提升,正道德之风。懂规矩、讲文明,是每个国人年少时期就曾学过的基本做人道理。然而在公共场合,我们也经常看到或听到:不守秩序、大声喧哗者有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者有之,任意妄为,四处留念者有之,这些低素质的不文明现象,令我们汗颜羞愧的同时,我们不禁思考,年少时曾经学过的规矩和道理都丢到了何处?当成人世界被功利和浮躁所裹挟,最初的礼义廉耻已被逐渐淡忘,你我的一言一行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族劣根性的刻板印象,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回归初心,以“学礼”,规范你我的言行举止,才能逐渐消除恶劣的刻板印象,提升民族素质,道德之风。
“学礼”以引导公民意识自觉,明主流价值。公民意识是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是公民民族责任感与使用感的表征。“大国意识”的汇聚离不开公民意识的觉醒,主流价值的养成。积毁销骨,三人成虎,如若每个公民只管“各扫门前雪”,则主流价值就会愈加松散,反之,如若个人之力能够汇聚江河,则主流价值就会愈加紧密团结。汶川地震的众志成城,慈善事业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充分彰显了传统礼仪教化之“仁爱”的价值,唯有每个公民都对社会发展怀有不辱使命的担当,遵循社会规范、敢于明辨是非、参与社会决策,才能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学礼”以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传文化之脉。《礼记》中曾经说过:“以礼为教,使人以有礼。“传统的礼乐文化曾经涵养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推动了五千年文明的源源发展。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自豪感也在近代屈辱的历史中汇聚了一批救亡图存的革命烈士,造就了当前的和平与稳定。当前,我国之复兴之路还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不断前进与曲折的道路中,上下求索的过程势必需要精神内核魂魄。是故,经济发展决不能与文化软实力“长短腿”。唯有明大是大非之礼、以民族大义为己任,方能传承文化发展之脉络,使国家发展有根可循。
学礼尙礼,关乎个人的为人处世,关乎国家的崛起发展。大国之崛起不仅仅是为政者的经济头脑,也是亿万国人一点一滴的文化养成。身为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严以修身,涵养美德,放能以自身为中心,以滴水穿石之力凝聚大国崛起的支撑点,终能以你我之小力,汇聚“大国意识”,以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浑厚历史,高高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