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4:44:30

如何速辨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的“中心句”

.zg_nry_xj_1 ul,ul li,dl,dl dt,dl dd{display:block; margin:0; padding:0;}
.zg_nry_xj_1 a{color:#333;text-decoration:none;}
.zg_nry_xj_1 a:hover{color:#e00;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zg_nry_xj_1{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 width:580px; height:155px; background:url() repeat-x left bottom #f8f8f8; border:1px solid #e3e3e3; padding:15px 0 0 8px; margin:0 auto 34px 0;}
.zg_nry_xj_1 dt{ float:left; width:250px; height:140px; margin-right:10px;}
.zg_nry_xj_1 dd{ float:left; width:320px;}
.zg_nry_xj_1 dd ul li{ line-height:28px; height:28px; }
.zg_nry_xj_1 dd ul li font{ position:relative; top:-7px; left:5px;}



    [*]·[互动交流] 公务员考试交流群:434085068

    [*]·[国考申论] 2017国考申论作文常用经典名言名句汇总

    [*]·[国考行测] 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大全汇总

    [*]·[国考申论] 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指导汇总

    [*]·[国考行测]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当中的言语理解问题,如何速辨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的“中心句”,会让我们更加对行测言语理解问题有着更好的解答方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更好的速辨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的“中心句”。
    中心句类型1——对策句
    行测试卷上的任何一个文段的构成都是命题者深思熟虑、精心安排的。然而文章并非只是为了写而写,而是为了表达一定的观点。这也就决定了很多时候文段中的对策句就是文段的中心。
    【例题1】每个年轻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正道直行固然有一种简约之美,但在参差多态的社会里,仅有这一招是远远不够的。灵动如蛇固然是聪明而富有效率的,但如果没有内心的方圆和规矩,纯粹的机会主义者行而不远。因而,社会这位无处不在的严师总是教化人们,要在坚持原则和事急从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无伤大雅和誓不低头之间找准分寸感。
    最能体现这段话主旨的是( )。
    A. 歧路纷纷,直道而行
    B. 处世之道的选择
    C. 过于锋芒毕露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D. 参差多态方为世界之美
    【解析】总结词“因而”后面是文段的重点,提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一个对策:在“正道直行”和“灵动如蛇”中把握平衡。故正确答案为B。A和D都只讲了处世之道的一方面,不够全面,故排除;C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到。
    中心句类型2——首尾句
    很多文章是以总分或者分总等行文思路去谋篇布局的,这也就意味着在时间极其紧迫的情况下,考生可以看首尾句去识别中心句。
    【例题2】“世界汽车之都”底特律的日趋没落让人们看到,一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如果过于单一,抗击外部风险的能力就会很差。对于产业结构单一的城市来说,一旦支柱产业或支柱企业出现衰退,整个城市的经济就容易陷入困境,从而影响城市的持续发展。例如一些资源型城市,依靠自然资源的开采和相关产业得到发展,但随着资源的枯竭,就会陷入衰退。
    最能概括这段文字的是( )。
    A. 底特律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B. 底特律属于资源型城市
    C. 底特律没落的警示意义
    D. 底特律的没落不是个案
    【解析】正确答案是 C。文段结尾是例子,明显不能是分总结构,所以很直观文算是总—分结构,首句即为主旨句。该句指出底特律的日趋没落带来的警示: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抗击外部风险的能力就会很差。后面一个分句具体解释了产业结构单一的具体表现。故正确答案为C。A只概括了一点,不全面;B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到底特律属于什么类型的城市;D扩大了主体的概念,文段只提到底特律的没落,并没有就其他城市进行描述。
    中心句的识别需要技巧,也需要敏锐度,只有精准地把握住文段的中心,才能真正得出文段作者的言中之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速辨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的“中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