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4:44:28

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常识判断有技巧

.zg_nry_xj_1 ul,ul li,dl,dl dt,dl dd{display:block; margin:0; padding:0;}
.zg_nry_xj_1 a{color:#333;text-decoration:none;}
.zg_nry_xj_1 a:hover{color:#e00;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zg_nry_xj_1{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 width:580px; height:155px; background:url() repeat-x left bottom #f8f8f8; border:1px solid #e3e3e3; padding:15px 0 0 8px; margin:0 auto 34px 0;}
.zg_nry_xj_1 dt{ float:left; width:250px; height:140px; margin-right:10px;}
.zg_nry_xj_1 dd{ float:left; width:320px;}
.zg_nry_xj_1 dd ul li{ line-height:28px; height:28px; }
.zg_nry_xj_1 dd ul li font{ position:relative; top:-7px; left:5px;}



    [*]·[互动交流] 公务员考试交流群:434085068

    [*]·[国考申论] 2017国考申论作文常用经典名言名句汇总

    [*]·[国考行测] 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大全汇总

    [*]·[国考申论] 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指导汇总

    [*]·[国考行测]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常识判断具体的解题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排除法。如果考生细心的话,便能够发现排除法似乎适合于每一种题型。在这里,常识判断题也不例外。在考生解答客观题时,排除法便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并且它也最适合于单项选择题。在这部分题中,考生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便会轻易的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甚至有些题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掉,选出正确答案。如果选项中有自相矛盾的,立即排除一个。其实有些题考生即使不能直接通过排除得出答案,也可以减小试题的难度,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2)去同存异法。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第一印象法。有些试题,考生会有这样的感觉。在读完试题及选项的瞬间,大脑便有这样的一个强烈的信号,此题选某项。但静下来仔细考虑时,却又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情况下,考生可以先用其他的方法进行解答。如果仍不能找到合理的理由来确定正确选项,便可将第一印象的选项选出。虽然这种选法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这样选出的答案往往是正确的。
    (4)比较法。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考生可以将各个选项同题目要求进行纵向比较,并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5)猜测法。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因为它靠的是运气,正确率相当小。这种方法只有当考生运用其他方法均不能找到试题的正确答案时才可使用。猜测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耗费过多时间并影响考生的情绪。这种方法虽然是靠运气,有时也有一定的命中率。
    (一)复习的战略问题
    所谓复习战略,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向度理解,从纵向上说,指复习进程的规划,从横向上说,指复习内容的取舍布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善于制定复习战略,才能把握复习的主动权,胜人一筹,对于考生,尤其是初涉公考的朋友来说,复习战略实为一重大之先决问题。
    通过对过去的总结和对现状的探究,我们认为,如下战略是实事求是的,谨供参酌采纳。
    第一,从纵向上说,宜先广泛阅读,后大量做题。
    阅读为本。广泛阅读背景材料,好比建房要打地基,正如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阅读正是获取第一手感性认识,夯实知识之基的手段。为此,材料的搜集、准备就是理所当然之事。我们认为,对于历史、地理、医学这样的科目,中学教材或读物是很实用的材料,对于时政,则可以经常浏览报章(如《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等),亦可考前突击掌握本年度重大时事,对于法律,则有必要使用专门针对公考的辅导教材。阅读的方法以浏览为主,不必强记,可反复多次翻看,但求达到留有印象,不致遗忘即可。
    做题为用。在阅读材料,积累知识之后,还要通过大量做题来深化理性认识,提高解题速度。换句话说,阅读可以让我们做对题目,但在公考中,仅仅能将题目做正确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还必须在做正确的基础上做得够快,而这只能通过反复练习来保证。
    那么,总体上说,对每一个科目,都应当按照这样的进程进行准备。
    第二,从横向上说,宜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如前所述,“时政、历史和法律”是09真题的三大重点板块,那么我们在复习时对这三部分内容就应当多下些功夫,在时间和资源上都应向这三个板块倾斜,而对于其他部分,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少看或者不看。
    (二)复习的战术问题
    复习的战术问题,实则对既定战略如何具体操作的问题,或者说如何阅读和如何做题的问题。
    如何阅读呢?
    首先,常识题具有涉及面广的特点,要求阅读范围尽可能广泛,因此,阅读速度一定要快,以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
    其次,由于材料内容太多,强行记忆、机械记忆几乎没有可能,我们提倡柔性记忆,也就是通过反复阅读来深化大脑中的记忆痕,形成大致印象,事实上这对于公务员考试已经足够。
    再次,遵循记忆规律,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对同一材料,在1天后,2天后,4天后,7天后,15天后多次复习,就会记得很牢,而这已为众多过来人的经验所证明。
    关于做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期间,一定要重视做错的题。错题反映了我们知识的盲点或者我们解题方法的不足,多做错题,就能消灭盲点,优化解题技巧—这是屡试不爽的应试铁律,大家一定要重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常识判断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