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冲刺备考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这就对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提了更高要求,考察大家的分析、判断能力,在题目难度上有了更大一个层次。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2 2 4 8 ( ) A.16 B.24 C.32 D.36
(解答: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故正确答案为C。)
对于数字推理部分:在做省考真题的同时要注意归纳总结历年考试中的重点题型:比如递推数列、幂次数列、分数数列、多级数列进行梳理。拿到一年题目先把有特征的数列找出来,像分数数列和幂次数列及幂次修正数列标注出来,其他题目先做差试试,不行考虑其为递推数列,看是否有大体倍数关系,则为倍数递推;增的比较缓慢为和递推;增的特别快考虑方递推还有积递推。实在考虑不出圈三个数看看,偶尔会涉及到特殊数列。但是特殊数列出现的极少,把省考真题重新做一遍,尤其是第一遍做不出来的题目要特别重视其规律,与此同时也可以做一些其他真题、模拟题来辅助练一下所有的类型和技巧。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例题:X、Y两地相距42公里,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X、Y两地步行出发,相向而行,甲的步行速度为3公里/小时,乙的步行速度为4公里/小时,问甲乙步行几小时后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用X、Y两地距离除以甲乙两人的步行速度之和即可得出答案。正确答案为D。)
对于数学运算这部分:要做到见到一道题要立刻知道这道题属于什么类型,这种类型有什么知识点以及什么方法能迅速呈现在脑海中,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列出算数式子或者方程,得到正确答案。数学运算中大家经过前面一段时间复习也知道了周期数列、等差数列、行程问题、工程问题、余数相关问题、多位数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考得最多的是经济利润问题,有时还会考到时钟问题。周期数列大家要对一个数除以2、4、8、9这些数求余数的法则相当熟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项数公式、级差公式掌握好,用的比较多的是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其中的变形也要学会。行程问题:简单行程问题大家都知道简单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等距离平均速度模型;但是考试中涉及比较多的是相对速度问题:(1)相遇追击问题的区分,相遇问题中是速度和,正如大纲中所列出的这道例题,就是相遇问题;(2)流水行船问题中,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3)人和队伍问题中,从队头到队尾类似于相遇问题是速度和,反过来从队尾到队头就是速度差;(4)自动扶梯问题中,同向是速度和,反向是速度差。实际考试中考的比较多的是相遇追击问题和流水行船问题。排列组合题目比较难,大家要多找一些题目来练习。真题一定要不停地总结,同一种题型,这几年考了几道,这几道题有什么区别,知识点是否一样,如果再遇到类似问题能否迅速求解?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该市2006年下半年中,哪一个月的外资实际出资额在当月外资拟投资额中所占比重最高? A.8月 B.9月 C.10月 D.11月 (答案: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2006年第四季度外资实际出资额总计约达9亿元
Ⅱ.该市拟投资总额在2006年9月份为下半年最低
Ⅲ.2006年下半年该市外资拟投资额达到拟投资总额40%以上
A.Ⅱ B.Ⅲ C.Ⅱ、Ⅲ D.Ⅰ、Ⅲ
资料分析首先要对概念相当熟悉。尤其基期量、现期量区分的很明白,并且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考试过程中一般告诉现期量,求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这个式子出现频率比较高。另外就是增长量大家一般知道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但是真正考试过程中考的比较多的是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同比、环比的概念等等要区分明白。另外就是要掌握最基本的速算技巧,估算、直除这些方法一定要掌握。这些技巧都是需要先看选项,选项差别比较大或者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才能运用估算法,选项首位不同,考虑直除首位。资料分析相对而言文字型材料比较难,表格、图形资料题相对简单,但是也因人而异。所以大家重点练一下这几种材料,看自己哪种做起来既快准确率也高,考试的时候就先做哪种材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