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4:38:40

2016面试技巧:“自然交流”之于面试的重要性

笔试决定起点,面试决定成败。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迎来了2016新一轮的面试热潮。对于面试的理解可以说见仁见智,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本身就较为开放、自由,回答内容不尽相同。但毋庸置疑的是如果表达形式不自然,没有交流感,那再好的内容也会大打折扣,在这里,中公教育资深面试研究与辅导专家根据考生出现交流问题的原因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面试的时候有个更好的表现。
    第一、理解有误
    正襟危坐在考场之上,言语铿锵有力、字正腔圆,回答内容一板一眼,每一个词语都会经过严格的斟酌,保证面试的“万无一失”。这是很多考生对于面试的理解,其实是有偏颇的。语言严谨、辞藻华美确实能给面试加分,但是过于刻板的表述,却不利于考官对于考生回答内容的接收。面试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过于重视怎么说一些华丽的语言,就会忽略与考官的自然交流,语言就会缺乏沟通性,给人一种“答题机器”的感觉,这样的面试无疑是失败。所以在此建议大家:在平时复习的时候,要学会强调答题内容的重点部分和关键词,适当的模仿一下主持人的表达形式,让自己的表达能够抑扬顿挫,重点突出,内容也更具交流性。
    第二、心态不平
    不同于笔试,面试的考察形式会给考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考生的言语表达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话会出现声音发颤,甚至说不出话的情况,由此,考官会判断为考生的心理素质,甚至是综合素质不强,直接导致面试成绩下降,这对于面试的影响可以说是致命的。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建议广大考生复习面试的时候不能埋头复习,要敢于去说,在别人面前答题,尽可能模拟考场的情形去练习。熟则无畏,这样的复习效果肯定会比自己复习强出百倍。
    第三、实力不足
    影响面试表达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考生的实力问题了,面对考官提出的或者题本上呈现的问题,没有思路,没有内容,进而就会出现语无伦次、表达不畅的情况,面对这样的问题,可能大家都知道,只要“学”就可以了,但是“学”生么,怎么“学”,可能是很多考生遇到的难题,更何况大多数考生没有公职面试的经历,基础薄弱,面对考试一头雾水,考试时间临近更是让考生迷茫。在此,我们建议大家,学习的时候不要学习答题内容和语言,更多的注意力应该是放到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上来,因为,这些才是指导我们答题的关键,而题目不同内容也会有所区别,所以即使背诵了很多的题目,对于面试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面试重在交流,很多考生却忽略了这一点,所以面试的时候感觉回答内容很好,但结果却失利了。我们要把握住面试的关键,答题内容和自然的交流表达形式对于面试来说同等重要,同样的内容表达方式不同成绩也会相差甚远。希望大家在备考期间就能够注意这一问题,争取在面试的考场身上有一个精彩的表现,取得成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面试技巧:“自然交流”之于面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