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河北省考面试之把握优势,守擂面试,一举成功
面试,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公务员录取采取差额面试的方式,按照1:3或者1:5的比例进入面试。虽然,你在笔试中取得了绝对性的优势,但每年都不乏翻盘面试成功者,在面试环节当中,更加全面的考查考生的各方面能力,应急应变,与人沟通,看问题的态度和想法等等。那么成功砝码在哪里?怎样才能突破重围,拨开迷雾看清形势,抵达成“公”彼岸?河北知满天教育专家跟您阐述最基本的原则:明白命题思路和判分规则,才能有的放矢,精准应对。一、一个目的
紧紧围绕着“人—岗的匹配性”进行题目命制,突出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简单说,就是四个字“人岗匹配”,往往考生在答题的时经常容易出现“人岗脱离”的情况,根本的原因在于考生对所报考的岗位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考生在报考自己心仪职位的时候要全面了解职位的职责所在,并非是一味地跟随“公考大军”、一味地考虑现实因素。
二、两个层面
侧重考察“价值观念”和“政策水平”。
前者决定了考生是否是个人格健全的人,而后者决定了考生是否适合在机关工作,这两个层面的考察往往合二为一。所谓“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在公务员面试考试中,要选拔的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优秀公务员。命题人会通过一些巧妙的题型的设置,让考生不经意的回答暴露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显露出他(她)所具备的实际素养。因此,审题准确对于考生来讲至关重要,只有在此基础上考生才能准确把握命题人的思路,展现出考官期待的自己。
三、三个步骤
所谓“三个步骤”是指考官在倾听考生作答时会着重关注考生是否遵循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表达方式,表述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
为什么要遵循这三个步骤来答题?有头有尾,有内容,有结构。考生要通过话语的描述来分界说话的内容,让考官摸清自己的“脉络”,这样考官才能更加客观地评分。很多考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尤其是开始答题时总会绕圈子、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切入正题,在有限的答题时间内,这势必会将考官的耐心一点点磨掉,考官对考生的整体印象会大打折扣。因此,考生平时就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有逻辑的说话方式、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四个标准
破题要准,答题要透,语言要简,内容要实。
核心词汇“准、透、简、实”。何为准?找准题干中的关键词汇,根据关键词汇的指引,根据题干中修辞手法和逻辑结构的运用,迅速找到突破口。何为透?答题不能像蜻蜓点水沾一下就飞走,要像一根管子,从水面深入到水底,能从表面的现象能看到本质核心的问题。何为简?言简意赅的说出自己的思想,用一句话能概括的内容绝不重复和绕圈子。何为实?内容要真实,答题时常犯的错误最大的部门是“相关部门”,要具体到某个部门,才能凸显针对性。
不管面试的题型如何变化,如何出新,题干都是思路的集中地,在题干中都会隐喻着出题人思想,因此审题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综合答题原则,充实自己的语言,通过练习,流畅表达自己要表达的看待问题的见解,才能真正的打开成“公”大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