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西省考申论热点:医疗联合体
【背景链接】2012年11月17日,郑州市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为“龙头”,跨区域组建起包括45家医疗机构的全省首家医疗联合体,旨在分层诊疗,使患者享受到价廉、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被医疗界人士称为“大医院承担社会责任的破冰之举”。这个名为“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大型医疗合作组织,包括郑州中心医院以及该医院附近的一级、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级医疗机构。【核心分析】
1. 意义
首先,“基层首诊、分级诊治、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就医模式,方便了患者诊治,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其次,各级医院受益。联合体的“龙头”医院承担着章程、技术标准制定、人员培训等职责。联合体内其他医院技术水平提高后,能吸引更多患者在其就诊,从而减轻“龙头”医院的负担,使“龙头”医院能更好地为危重病人、疑难杂症病人服务。
再次,国家受益。无论是城镇医保还是新农合,病人的花费越高,国家财政需要报销的费用也就越高。联合体内的双向转诊机制降低了病人的诊疗费用,也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最后,社会受益。联合体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医患矛盾引起的社会矛盾。
2. 现存问题
作为一项新探索,医疗联合体在运行中也遇到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资金与技术保障还需加强。目前,联合体内部的转诊、会诊都靠单线电话联系,专家出诊解决。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来搭建一条带有远程高清会诊设备的高速信息平台,实现全员同质化医疗和护理,快速诊断,高效治疗。
其次,政策层面也存在困扰,具体表现在:
(1)双向转诊是区域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的重要一环。但现行的省、市医保和新农合的相关规定,制约了患者双向转诊。
(2)联合体内部的医师多点执业也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