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4:18:31

2013年山西省考行测备考:言语理解成语的误用

对于我们常见常用,容易误用的那部分成语,就需要更加透彻的把握其真正含义。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掌握成语的准确含义
    如“他的这篇沦文,中心不突出,沦据不恰当,简直是不刊之论。”句中“不刊之论”的使用是错误的,关键在于对“刊”的理解上,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理解,“刊”应该是“刊登”的意思,那么“不刊之论”的意思就是“不能够被刊登的言论或作品”,这就和成语的实际意思大相径庭了。在此处“刊”的意思应该是“更改”,“不刊之论”的意思是“不能够更改的言论”,形容言论不可磨灭。再如“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不断地去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这里的“高山仰止”是误用。“高山仰止”的意思并不是“仰头看到高山,就停止了”,而是指高尚的道德使人仰望向往,“高山”比喻高尚的道德、美好的情操,“仰止”的意思是仰望向往,这里的“止”并不是停下来的意思,而是“趾”的意思。因此考生不要对成语的含义望文生义。
    二、掌握成语的特殊用法
    成语大多是古代沿用下来的,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时在用法上也有着特殊性。如“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看见别人的脖子和后背,比喻能够赶得上或者比得上。一般来说,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或表示否定意义的反问句当中,否则就是错误的。如“这家公司的实力一般,是其他公司可以望其项背的。”很显然用于肯定句中属于误用。再如“鼎力相助”表示“最大限度地提供帮助”,然而根据古代谦卑礼让的表达习惯,该词只能用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而不能用于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同理再如“蓬荜生辉”是为了形容客人的尊贵、重要,到自己家中使房屋增添了光彩而用,却不能表示自己去别人家拜访的意思。
    三、掌握成语的逻辑表达
    由于成语意义比较独特,有着非常丰富的附加意义,因此在使用时还要注意成语的意义表达是否与整个句子在逻辑性上保持了一致。
    如“在书籍的海洋里,学会使用书目常常能够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句中“事倍功半”显然属 于误用,“学会使用书目”应该是一种进步,不可能“功半”,应该是“事半功倍”的误用。
    基于以上对于部分成语的误用讲解,我们在接下来的词表中精选了一系列容易误用的成语,希望考生通过学习能够更加精确的理解它们,并修正以往的错误,更重要的则是希望考生平常能够多读多写,多多积累,汶样才会打牢基础,顺利突破诜词埴空的难关.
    39.不刊之沦
    不刊之沦:指十分正确不能更改的言论,“刊”是修改的意思,而不是刊登的意思。
    【误川】他的这篇论文,中心不突出,论据不恰当,简直是不刊之论。
    【纠错】句中的“不刊之论”显然属于误用,“不刊之论”指文章时应该是字字珠玑、不可修改的好文章而不是“中心不突出,论据不恰当”的文章,显然说话人是把“刊”理解成了“刊登”,认为“不刊之论”是“主得不能刊登出来的言沦”了。
    40.不足为训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法则和典范,还够不上作为榜样的意思,而不是“不足以作为教训”的意思。
    【误用】少女被骗失身这种事情,报纸杂志上没少登载,然而有些女孩仍然默然视之,认为不足为训,这不能不叫人感叹。
    【纠错】句中女孩认为这种事不足以作为教训,而并非“不足为训”所表示的不值得效仿之意,所以此处的成语使用不当。
    41.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原意指还算能够振奋人心的意思,现在多指大致上能够使人满意。
    【误用】他的学习总是差强人意,天天都要挨老师批评。
    【纠错】句中“差强人意”属于误用,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能使人满意,应该用“不尽如人意”,而不是“差强人意”所表达的“还算满意”。
    42.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旧指少女十三四岁的时期,现在也泛指少女时期,但不能用来指成年女子。
    【误用】这些女大学生正值豆蔻年华,现在却要在这所警官学校中接受严酷地训练。
    【纠错】句中的女大学生都已经成年,显然与少女的年纪不符,因此不应该用“豆蔻年华”来形容。
    43.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用来形容藏书极多。“汗牛”指用牛搬运书籍,使牛都累出了汗。“充栋”指书放在一起充满了整个房间。“汗牛充栋”通常只用来形容藏书很多,不能用来形容别的事物多。
    【误用】他是一个古玩收藏爱好者,家里收藏了大量汗牛充栋的古玩。
    【纠错】句中一方面“大量”和“汗牛充栋”的意思重复,另一方面“汗牛充栋”也不用于指古玩的数量多。
    44.黄粱美梦
    黄粱美梦:意思就是一场美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像梦一样落空。
    【误用】于是一个鸡蛋的家当全毁了,他的黄粱美梦成了泡影。
    【纠错】“黄粱美梦”本来就指好事落空成了泡影,和“成了泡影”意义重复,因此应该删除后面的“成了泡影”,或者删去“黄粱美梦”。
    45.连篇累牍
    连篇累牍:形容篇幅冗长繁复。“牍”是古代写字用的木简。“连篇累牍”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黄鹤楼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真可谓连篇累牍。
    【纠错】这里对“连篇累牍”的意思理解至少有两个错误,一是“连篇累牍”指的是篇幅长,内容冗长,而不是指数量多;二是感情色彩不符,这里明显是积极的感情色彩,而实际上“连篇累牍”是消极的感情色彩。
    46.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侧重指自己推荐自己,而不是自己介绍自己。
    【误用】他觉得自己是知识分子,不应该主动跟这个没见识的农民毛遂自荐,可对方又不吭气,没办法他只好先开口。
    【纠错】句中想表达自己介绍自己的意思,很显然用“毛遂自荐”属于误用。
    47.面面相觑
    面面相觑:形容做错了事情或极其惊慌时,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样子。
    【误用】草原上半天看不到一顶帐篷,不过却不时地可以看到狐狸和黄羊。这些牲畜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不感到惊慌,有时还站在离我们几十步远的地方面面相觑。
    【纠错】句中只是为了表达相互看的意思,用“面面相觑”显然属于误用,因为前文已经说了“并不惊慌”,所以此处用“相互对视”、“互相看”等即可。
    48.排山倒海
    排山倒海:指把山推开,使大海翻转,形容声势或力量巨大,不可阻挡。
    【误用】列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着,车窗外两旁高大的树木和楼房,如排山倒海一样,一眨眼就飞了过去。
    【纠错】这里用“排山倒海”形容速度快显然不妥,应该删去。
    49.迫在眉睫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十分紧急,已经近在眼前。
    【误用】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之间开学的日期已经迫在眉睫了。
    【纠错】句中想表达的只是一般性的“将要”、“近在眼前”之意,并没有紧急的意思,所以不妥,可以将“迫在眉睫”改为“近在眼前”。
    50.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荒谬的忧虑。
    【误用】体育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标志,然而近几年来,本应以增强人类身体素质为宗旨的体育却露出了杞人忧天的异化趋势。
    【纠错】句中将“杞人忧天”当成了“令人担忧”的同义词,显然是不确切的,这种异化的趋势并非多余的忧虑,因此应该将“杞人忧天”改为“令人担忧”。
    51.千载难逢
    千载难逢:指上千年也难以碰到,形容机会极其难得与可贵,语义较重,不能用于一般重要性的情况。
    【误用】十·一国庆节,我们千载难逢的伟大节日终于到来了!
    【纠错】十·一国庆节是每年都会有的节日,算不上是“千载难逢”,因此可以改为“盼望已久”等词语。
    52.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原指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两国的王室经常通婚,后来泛指两姓联姻,结为夫妻。“秦晋之好”指的是结婚,而不是其他的关系。
    【误用】同学之间宜结秦晋之好,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反目成仇。
    【纠错】句中把同学之间的团结友谊比作“秦晋之好”是不恰当的,应改为“团结友爱”一类的词语。
    53.倾巢出动
    倾巢出动:指窝内所有的鸟或虫都出来了,比喻全体成员一起出动,表达非常强烈的消极色彩。
    【误用】公安机关一听到犯罪嫌疑人的消息,立即倾巢出动,终于一举抓获了所有的罪犯。
    【纠错】句中“倾巢出动”用来形容公安人员的行动,显然用错了感情色彩,应该换用比较中性的“全体出动”等词语。
    54.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形容幼年男女天真无邪地在一起玩耍,只适用于形容男女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于形容同性伙伴之间的关系。
    【误用】欧阳现在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青梅竹马的玩伴儿,别人都说我们俩好得跟亲兄弟似的。
    【纠错】句中可以判断“欧阳”与“我”是同性朋友,因此不能用“青梅竹马”来指两人的关系,可以换为“童年时的玩伴儿”等词语。
    55.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也作“罄笔难书”,意思是用尽了所有的竹子(笔)也写不完,比喻事情多得写不尽,特指罪行非常多,难以写尽,带有强烈的消极色彩。
    【误用】巴金先生可歌可泣的一生,罄竹难书,实在无法用笔墨来表达。
    【纠错】句中“罄竹难书”用来指巴金先生一生的事迹,感情色彩不对,属于误用,应该改为“难以尽述”等中性词语。
    56.师心自用
    师心自用:也作“师心自任”,指按照自己的心思任意行事,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别人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他却没这个条件,只能师心自用,凭着自己的恒心与悟性自学成材。
    【纠错】句中将“师心自用”误解为自己把自己当老师,自己学习的意思,显然是错误的,是望文生义。
    57.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指赞叹所见事物是最好的,好到了极点。表示对某一事物极度赞美,而不想再去看其他同类事物,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男人听护士说自己的妻子生了个女孩儿,突然冲进产房内冲妻子大发雷霆,令在场的医护人员都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纠错】句中意思是为了表示让大家惊讶、震惊,而不是说有多么的好。因此“叹为观止”用此句中十分不妥,可以改为“大为震惊”之类的词汇。
    58.弹冠相庆
    【释义】
    弹冠相庆:指弹除帽子上的尘土,互相庆祝,比喻因为将要做官而互相庆贺,多形容坏人因为得势而庆贺,带有强烈的消极色彩。
    【误用】老李在年近古稀时抱了个大胖孙子,他们家正在饭店大摆宴席,弹冠相庆呢。
    【纠错】句中把表达消极感情色彩的“弹冠相庆”用于积极的场合,属于误用。
    59.无人问津
    无人问津:原意指没有人来问渡口,比喻没有人尝试、询问、参与等。
    【误用】关于修建食堂和改善伙食的问题,我们已经多次向上级领导反映过,可是至今还无人问津。
    【纠错】句中的“无人问津”应该是没有人干涉、没有人管的意思,应该改为“无人过问”。
    60.众口铄金
    众口铄金:“铄”即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俗话说得好,众口铄金。只有充分信任群众,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民主舆论的作用,推动我国执政民主化的进程。
    【纠错】句中“众口铄金”属于典型的误用,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发挥群众的积极性,调动民主舆论都是表示积极的感情色彩,然而“众口铄金”并非“汇总群众意见能够成为金玉良言”的意思,此句应该将这个成语删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山西省考行测备考:言语理解成语的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