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西省考行测备考:言语理解成语部分解题策略
成语凝聚了汉语中的精华,饱含色彩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炼的语言特色,发展到今天,词条繁多,含义深刻,我们很难全部掌握,只能对常用的成语有个大概的了解。成语及四字习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还需要我们探究其来源,才能领会它的含义。1区分成语的本意和引申义
成语经过长时间的积淀,除了它的本意以外,还可能产生其他的含义。例如“高山流水”这个词语,如果不了解它的本意,只从字面意思理解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对山水的一个表述。这就和它的本意大相径庭了。“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汤问》,是讲述春秋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著名琴师和钟子期成为知音的故事。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2 紧扣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常见的成语误用有:贬词褒用,例如,“在学习上也是这样,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师心自用”意思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用在该句不合适。褒词贬用,例如:“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叫好,认为他们死得其所。”“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不能用于犯罪分子。
3 体会成语的具体语境
人物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说,成语也有谦词和敬词之别。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析不清,就会犯谦敬色彩混淆的错误。
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分,有的词语有时态色彩和行业色彩,这些都是要根据特定的语境来区别。
4 遵循成语造句的逻辑性
由于成语意义比较独特,有着很丰富的附加意义,因此在使用时,还要注意成语在句子中的意义表达是否与整个句子在逻辑是哪个保持了一致。如:“陕西的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正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这一句字中应该用“各有千秋”而删去“半斤八两”。
5记忆成语的特殊用法
成语大多是古代沿用下来的,有这深厚的文化积淀,有时其在用法上也有着特殊性。如“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看见别人的脖子和后背,比喻能够赶得上或者比得上。一般来说,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或表示否定意义的反问句当中,否则就是错误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