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4:18:18

【知满天教育】面试热点:“孙大圣故里”荒废,金箍棒何在?

2010年,山西娄烦县提出打造“孙大圣故里风景区”。两年过去,除了绿化的5000多亩荒山以及四层楼高的接待中心外,其他规划都未实施,但已投入6000多万元。(《新京报》8月23日)
    忆往昔,为了所谓的“名人故里”争得面红耳赤;看今朝,耗资巨大的“梁祝故里”一片荒凉,已投入6000多万元的“孙大圣故里”成了烂尾工程。这样的演化发展逻辑,既让人恨得牙根痒痒,又令人恍若隔世,不知今夕是何夕。
    “孙大圣故里”的荒废,与其说是建设过程中的虎头蛇尾,不如说是决策层面上的“始乱终弃”。事实上,在每一栋烂尾楼、每一堆“半拉子”工程、每一座“空城”背后,都或清晰或模糊地存在着一个盲目规划的故事,以及一种缺少有效约束的决策机制。只有如此,开发商脱离实际的满腔热情,才可能迎合“政绩的需要”,进而变成挟持“名人故里”乃至“霸王硬上弓”的尚方宝剑。至于项目建设是否可行、必要,是否符合城市长远规划,是否能增加民众福祉,则是可以暂时搁置、以后“再议”的。
    建设资金可以是开发商的,但公共资源却是大家的,这不仅是现代民主社会里的一个最基本道理。温家宝总理曾明确要求: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绝不能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面对层出不穷的“孙大圣故里”之类的烂尾工程,当务之急是抡起“金箍棒”,毫不留情地把那些急功近利的规划者、审批者尤其是“长官意志”打回原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满天教育】面试热点:“孙大圣故里”荒废,金箍棒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