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2山西公考:阅读理解习题演练(28)
1. 某经济专家提出:中央进行宏观调控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尽量多地安排就业人员并兼顾物价的基本稳定两方面做出努力。通货膨胀不是最可怕的,要保持经济的高增长,不可能没有一定的通货膨胀。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中央必须做好就业安置与物价稳定两方面的工作
B.发展经济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通货膨胀
C.就业安排不当比通货膨胀对宏观调控的危害更大
D.宏观调控就是为了解决就业和物价两个问题
2. 海洋中波浪冲击时激起大量的浪花。冲击力可以摧毁坚固的建筑物,其中蕴藏着极大的能量。每秒钟在1平方公里海面上产生的能量可以达到20万千瓦之多。据科学家估计,全球波浪能储量可以达到25亿千瓦。现在,沿海各国都十分重视利用这种能源作为电动力。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意思的是( )。
A.海浪中蕴藏有巨大的能源
B.波浪能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能源
C.世界上尚有25亿千瓦的波浪能等待发现
D.沿海各国利用海浪能源可以发电25亿千瓦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C【解析】这段话的主旨在于,通货膨胀虽然可怕,但安排就业和稳定物价对宏观调控更为重要。A、B本身正确,但不全面。D项表述错误,实行宏观调控的目的有很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和物价两个问题。故正确答案为C。
2. A【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意题。第一句话指出海洋的波浪花激起大量浪花;第二句话指出海浪蕴藏着极大的能量;第三句话具体阐述海浪的能量;第四句话指出全球波浪能达25亿千瓦;第五句话点题,沿海各国十分重视利用波浪能作为电动力。材料中没有提到“最便宜的能源”的论述,排除E。科学家已经发现了“25亿千瓦的波浪能”,因此排除C。文中只是说各国重视利用波浪能作电动力,但并不是说所有海浪能源都用来发电。排除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