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2山西公考:阅读理解习题演练(11)
1. 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 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 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C.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 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2. 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与近代科学差异很大的新角度、新方位,从机械观思维向以系统观为主导的思维转变,强调认识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复杂性。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了以下哪种论点?
A. 现代科学与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同
B. 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从机械观向系统观转变
C. 思维方式总是伴随着科学发展过程而变化
D. 现代科学强调认识的角度和方位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A【解析】前文列举了一系列文坛现状,意在引出最后一句的疑问,即“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也就是本文的主要观点。首先应试者在处理这句话时要把握住作者的态度,事实上作者在此并没有非常肯定地表述是与否,而是以一种疑问的口吻引发读者的思索。但是同时应试者也要注意这句话是带有倾向性的,换言之,作者认为科技的发展可能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综上所述,应在把握了作者的观点后再进行选项的匹配。A项的“可能”恰好是一个中性化的表述,且其倾向性与原文的观点也相符合,因此A项正确。有些应试者会选择B项或D项,然而根据分析可知原文“可能”表述的是一种不确定的态度,而B、D两项的表述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予以排除。
2. B【解析】文段只是讲到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排除C项;文段讲的是思维而不是研究方法,所以排除A;D项与原文不符,B项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