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河南省考热点:理顺危楼背后的治理纠结
一栋危楼的垮塌,让更多危楼进入视野,也揭示着治理的纠结浙江奉化居敬小区居民楼垮塌事件发生一周,3名涉事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但事故引来的思考仍在继续。
每一栋居民楼,都带着一段历史,承载百家忧乐。这栋并不算“高龄”的危楼,背后同样有着复杂的纠结。这其中,有着20多年的时光流转,所属单位已经解体,建筑商也已去世,让加固责任难以落实;这其中,有着25户居民的利益纠葛,加固拆迁投入巨大,各户情况不同,让意见难以统一;这其中,也有着基层政府的治理难题,谁来定标准做检测,如何筹措资金保证公平,让行动举步维艰。
一栋危楼的垮塌,应该让更多危楼的存在进入视野。仅居敬小区,就还有不少已被评为C级或D级的危房。更何况,各地都有一批建于二三十年前的砖混房屋进入“早衰期”。如何解开垮塌楼面临的种种纠结,让尚未倒塌的危房转危为安,是亡羊补牢的必要之举,正考验着我们的治理能力。
补上制度的缺环,是化解纠结的首要之举。极少有危楼无先兆地垮塌,奉化这栋居民楼的住户去年6月就开始反映问题,垮塌前一晚还有居民听到了墙体开裂的声音。如果没有忽略发自危楼内部的细弱求救,没有延宕施救与疏散措施,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事实上,2009年附近已有一幢楼房倒塌,而当时正是因为摸排及时、处置有力,倒塌时居民已经全部转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对那些不符合相关维修政策的老旧房屋,相关方面应建立定期检测修缮等制度,给群众安居系上“安全带”。
在更具流动性的社会中应对各类风险,也是对法治效能的考验。我国的建筑法规定了建筑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主体的法律责任。应该说,制度的规定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变化发展太快了,市场主体的变更真如云起云散。如何在变动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环境中,做到守法的恒定性,责任分配的可落实性,的确是一个法治难题。这需要更加精细的制度设计、更负责任的职业伦理。
危楼施救,由于涉及多个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对地方治理的精细度和耐心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些危楼不是“不能拆”,而是业主“不愿拆”。比如,奉化倒塌楼之所以长期没有加固或搬迁,就与居民意见不统一、对置换房屋和补偿不满意、不愿意承担部分资金等有关系。业内人士透露,任何地方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都没有通盘适用的“一揽子方案”,必须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反复协商沟通,以耐心和细致回应群众的正当诉求,才能把棋走对,把路走通。
正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人的居住形态发生了改变,人们陆续从传统的院落进入城市的楼房,居民楼成为竖起的街市和空中的家园。“建筑质量”不只是个行业术语,更关系群众的家园安危。而危房问题也如同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一个具象,揭示出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我们既要重建瓦砾中的家园,也要未雨绸缪地倾听和回应危楼的呼救,并以更加细致和审慎的态度,为人们的安居梦筑起制度的保护网,这需要各责任主体的共同担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