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4:10:43

河南法院、检察院考试法律常识试题重要的考点(六)

1.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    )。
    A.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
    B.国家权力的有效保障
    C.公民权利的正确行使
    D.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2. 下列关于宪法的评价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宪法评价作用与其他法律的评价作用一样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
    B.宪法的评价作用具有广泛性,它涉及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对于公民个人的行为则无评价作用
    C.宪法的评价具有集中性,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D.宪法评价具有最高性
    3. 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的依据,有权对此解释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 D.国务院
    4. 下列主体中,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的是(    )。
    A.任何公民 B.国务院副总理
    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D.人大代表巩某
    5. 下列关于美国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法以判例法为主要形式,在实践中实行“遵循先例”的原则,以归纳的推理方式为主,强调程序的重要性
    B.美国法创造了对宪法产生深刻影响的近代宪政思想,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并对整个近代时期的宪法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
    C.美国法的法律体系庞杂,封建因素和种族歧视因素少,强调人人平等和私有财产保护原则
    D.美国法最早建立了反垄断法制
    6. 西汉时期,某甲与某乙因纠纷发生斗殴,某甲用佩刀刺伤某乙,乙子执杖援助,不慎误伤其父。根据“春秋决狱”原则,乙子如何处理?(  )
    A.伤害父亲,处以枭首之刑
    B.因乙父的伤害是因与某甲的斗殴而起,某甲处以枭首
    C.伤害父亲属于误伤,从轻处罚
    D.不处罚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因此,每一个法律条文与每一条法律规则都是对应的
    B.法律规则的适用是以“全有或全无”方式用于个案中,而法律原则可以以冲突的形式存在于同一部法律中
    C.“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表明法律条文是由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
    D.依据法律原则的不同分类,“一事不再理”原则是政策性原则、基本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8. 以实施法律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律实施的方式不包括(     )。
    A.法的遵守 B.法的执行
    C.法的适用 D.法律监督
    9. 下列表述不属于法律意识的是(    )。
    A.郭某感觉到中国法官的腐败行为越来越少了
    B.王某因热水器爆炸而受重伤,向法院起诉要求厂家支付30万元医疗费和20万元精神损失费
    C.郑某认为偷书不构成盗窃罪
    D.进城务工的农民陈某拿不到用人单位的报酬,自认倒霉
    10. 某国驻华商社工作人员汤姆参与了我国某犯罪组织的走私犯罪活动。对汤姆的刑事责任问题处理正确的是(    )。
    A.适用我国法律追究其走私罪的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适用其本国的法律追究其走私罪的刑事责任
    D.直接驱逐出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法院、检察院考试法律常识试题重要的考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