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4:08:50

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之常规对策题

一、何为对策题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或办法。
    对策的来源:依据给定资料,结合自身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
    对策的形成路径:发现、界定问题,对问题进行梳理,针对问题或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
    分析最近几年国考、省考、联考在这一模块考查的题目,根据题目要求的不同,可将提出对策题分为两大题型:常规对策题和启示题。常规对策题又分为直接提出对策的对策题和先概括问题或原因然后再提出对策的对策题。
    二、常规对策题
    (一)直接提出对策的对策题
    直接提出对策的对策题一般要求考生根据问题或原因提出对策,但是在答题要求中,只要求考生在答案中体现出对策,无需写出问题或原因。
    【例】2012年上海市考B卷第四题
    结合“资料”,就“富了以后怎么办”提出对策。(15分)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对策可行。字数不超过300字。
    (二)先概括问题或原因然后再提出对策的对策题
    先概括问题或原因的对策题一般要求考生先概括出材料反映的问题或原因,再就这些问题或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
    根据答题要求的不同又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题干中明确提出需要概括的问题或原因;第二种是题干中没有明确提出需要概括问题或原因,但是在题目的作答要求中提出需要概括问题或原因;第三种是题干和作答要求中都能看出书写的答案要包括两部分。
    1、题干中明确提出需要概括问题或原因
    【例1】2012年上海市考A卷第四题
    结合“资料”,分析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15分)
    要求:分析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对策可行。字数不超过300字。
    【例2】2011年上海市考B卷第四题
    结合“给定资料”,分析我国社区志愿者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15分)
    要求: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2、作答要求中提出需要概括问题或原因
    【例1】2011年山东第二题
    “给定资料5”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假定你是一名普查员,请你提出解决 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15分)
    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300字。
    【例2】2012年国考(地市级)第三题
    “给定资料4”反映了 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3)不超过400字。
    3、题干和答题要求中都明示回答两问。
    【例】2011年国考(地市级)第一题
    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之常规对策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