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东公务员备考行测练习题(九)答案
2015山东公务员备考行测练习题(九)答案以下由山东知满天教育提供:
1.A.【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项说法错误: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B选项说法正确:开斋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宰牲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是我国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C项说法正确: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D项说法正确:泼水节,亦称宋干节,4月13日——4月16日,已有700年的历史,是傣族的新年,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2.D.【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项说法错误:“南朝四百八十寺”反映的是佛教在南朝时得到大力推广,而非道教。B项说法错误:《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所以应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的陈胜起事时说的话。C项说法错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史记》;《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D项说法正确:《忆昔》是盛唐伟大诗人杜甫所作,内容: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3.C.【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项对应错误: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代表作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洛神赋图》是依据曹植《洛神赋》所画,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B项对应错误:《步辇图》为唐代人物画,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C项对应正确:《富春山居图》是“元四家”之一黄公望的作品,其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后因故分为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D项对应错误:《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4.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说法正确: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天然铀矿等;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B项说法错误: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C项说法正确:相对于可再生能源而言,意指除矿物能源以外的都是可再生能源,如常规能源中的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项说法正确: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即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5.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B项错误: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其他选项表述正确。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6.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C选项说法正确: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人们日常遇到的皮肤过敏,皮肤骚痒、红肿,就是一种变态反应。B选项说法错误:变态反应的发生需要具备发生变态反应的特应性体质和与抗原的接触两个主要条件,人体接触致敏原(过敏原)只满足后者,因而不一定出现变态反应。D选项说法正确:变态反应分为4型,临床最常见的是Ⅰ型,又谓速发型过敏反应,常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而无严重的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7.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初亏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8.A.【解析】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少饮或不适人群之一即“经常接触铅的人”,因为牛奶中的乳糖可促使铅在人体内吸收积蓄,容易引起铅中毒,所以经常接触铅的人不宜饮用牛奶,可以改饮酸牛奶,因为酸牛奶中乳糖极少,多已变成了乳酸。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9.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选项做法错误:高层建筑失火时,盲目朝楼下逃生,可能自投火海;正确做法: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B选项做法正确:救火时门窗要慢开,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焰蔓延和火焰突然窜出伤人。C选项说法错误:热水灭火的效果要比冷水强,因为热水喷洒在燃烧物上,不仅能够起到冷却作用,而且燃烧物周围很快被一团团蒸汽所笼罩,使四周氧气减少,大火一旦缺氧,火势必然受到控制,这些蒸汽层起到大面积窒息作用,从而使火势由强而弱,最终达到灭火除灾的效果。D选项说法错误:如果电脑着火,即使关掉主机,甚至拔下插头,机内的元件仍然很热,仍会迸出烈焰并产生毒气,荧光屏、显像管也可能爆炸。所以应对电脑突然起火的科学方法是:在电脑开始冒烟或起火时,马上拔掉电源插头或关闭电源总开关,然后用湿毛毯或棉被等盖住电脑,这样既能阻止烟火蔓延,也可挡住荧光屏的玻璃碎片。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0.C.【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C项说法错误:拉二胡时在琴弓上涂加松香是为了增大琴弓和弦之间的摩擦力,使弦振动发声。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1.D.【解析】这是一道实词成语混搭题。根据第一个空格后的语句信息“一系列动作”的提示,可知,第一空需要填入一个表示动作的成语,“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状态,与文意不服,排除C。“狼奔豕突”比喻敌人奔逃时 ,惊慌状态,搭配对象为“敌人”,不符合文意,所以排除A。“修葺”指修理,一般用于建筑物。所以第二空可以排除B。因此正确答案为D。
12.C.【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成语混搭题。根据文意可知,作者对鲁迅的“骂人”是持肯定态度的,据此排除D。文段从第二句开始直到最后都是对鲁迅“骂人”的八大技巧进行解释,说明其中的道理。文中并未涉及“根据”及“准备”,所以排除A和B。“旁敲侧击”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与空格后的“以退为进”相照应,符合文意。因此正确答案为C。
13.B.【解析】 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兵不血刃”形容作战时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血流漂杵”指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不疼不痒”比喻说话做事只是做样子,不解决实际问题。“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根据空格前后语句中重点词汇“狼藉一片”“死牢”可知,“血流漂杵”符合文意。因此正确答案为B。
14.A.【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根据文意可知,文段主要是在阐述“新闻自由”和“民主保障的媒介手段”受到少数商业机构的控制或掌控,成为少数商业机构的牟取私利的方式手段,而不是“阻碍”,据此第一空可首先排除B。根据尾句中重点提示词“正在”可知,目前“民主保障的媒介”还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退化”和“蜕化”重在强调结果,而“演变”强调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A。
15.B.【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成语混搭题。本题切入点为第二空,“层出不穷”比喻事物变换之快并且多;“花样繁多”形容手段方式或种类很多;“日新月异”形容形容发展变化快;“纷繁复杂”形容多且复杂。四个成语中只有“纷繁复杂”用于形容文化的多而且复杂最为贴切。且该文段文学性很强,“真谛”填入第一空符合语境。因此正确答案为B。
16.C.【解析】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A项与文段“也不可避免地将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消除得一干二净”不相符,少了数量词“大量”;B项与文段“这样一来就减弱了人体的免疫力”不相符;D项属无中生有。C项与文段中“饮纯净水,无异于让肾脏‘下岗’”相符,因此,本题答案为C。
17.D.【解析】此题属于意图判断题。文段讲述了一个故事,青年人因为没有钱,不能立刻去理掉被化学物质弄脏的头发,这无奈之举竟然引领了起染发时尚。因此,本题答案为D。
18.B.【解析】此题属于代词指代题。文段中“这样”指代前文的内容,前文“不应该……,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还有哪些等方面”,是“不是……而是”的句式,重点强调“而是”后面,进行概括可知本题答案为B。
19.B.【解析】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阐述了《成语探源辞典》统计的成语的多个来源,因此,本题答案为B。C项为强干扰项,文段是介绍《成语探源辞典》统计出来的成语来源,而并非《成语探源辞典》中的成语。
20.B.【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首先阐述了山寨文化的形成,然后分析了山寨文化未来发展的态势,重点应该落在文段后半部分。因此,本题答案为B。
21.B.【解析】 该定义的关键信息是“伪装成信誉卓著的法人媒体”,B项不符合该构成要件,盗取该拍卖网站部分用户信息是通过木马病毒攻击的方式,而不是“伪装成信誉卓著的法人媒体”。其他三项都符合钓鱼式攻击的定义。本题正确答案为B。
22.B.【解析】 该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权利人同意或者要求”“损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A项中,王某父母的行为处分的是王某的权益,而不是自己的权益,构成犯罪。C项中,丙的行为没有经过张某的同意,侵犯了张某的人身自由权,构成犯罪。D项中,丁的行为超出了蔡某的承诺范围,构成犯罪。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23.A.【解析】 B、C和D项都符合混淆行为的定义。注意A项,商品经营者的行为是“虚假宣传”,而不是定义中要求的“虚假表示”,因此不符合定义。A项中商品经营者的行为属于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本题正确答案为A。
24.B.【解析】 该定义的关键是“实施一个犯罪行为”,B项中,乙的行为包括强奸和故意杀人两个行为,不符合定义。A项中,甲实施一个行为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两个罪名。C项中,丙的一个行为触犯了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和擅自出卖国有档案罪两个罪名。D项中,丁的一个行为触犯了抗税罪和故意伤害罪两个罪名。本题正确答案为B。
25.D.【解析】 留面子效应的关键是:当较大的要求遭到拒绝后,真正的要求就比较容易满足。A项“每天都要穿工装”和“最后一天可以不穿工装”是两个要求,当前一个要求被拒绝后第二个要求得到了同意,故属于留面子效应。B项买笔记本的要求被拒绝,则买数码相机的愿望有可能实现,属于留面子效应。C项订单数量翻番的要求被拒绝,则保证了不低于上个月的订单数量,属于留面子效应。D项徐峰是为了不再跟同事争辩而采取主动退让的态度,这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留面子”,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
山东公务员考试讨论群:27535319
-----------------------------------------------------------------
相关专题:
山东公务员考试信息网公务员考试技巧
山东公务员考试试题山东知满天最新推荐体验课程山东知满天2015年山东公务员辅导班报班咨询热线:0531-88164411 88164422(24小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