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4:02:06

2017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背景链接
    近段时间以来,中央对城市工作已经给予了非同一般的关注。2015年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做好城市工作;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的同时,对城市工作也进行了研究部署。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37年后,“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层面进行专门研究部署,预示着我国城市工作将迎来重大变化。会议明确提出,做好城市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中央突出对“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加以明确,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综合分析
    [权威论述]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写好“人”字,说到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李克强
    城市地下建设是外边看不见的“里子”工程,但“里子”做好了,城市才真正有“面子”。——李克强
    [原因]
    一是从发展阶段上来说,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的需要。经过30年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拐点”。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接近55%,这意味着我国已经从“农村社会”迈入“城市社会”,势必带来城市管理模式、经济和社会结构以及文化形态的根本变化,城市发展理念、规划和管理体制亟须改革完善。
    二是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不少大城市患上了“城市病”,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空前加剧。我们在发展中过分重“物的积累”、轻“人的发展”,重硬件建设、轻公共服务,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任,忽略了城市的非物质属性,忽略了“人”这一关键因素。着眼当下,更好处理城市与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人”应当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三是发展模式上来说,城市发展相对粗放,“摊大饼”式的扩张建设成为普遍选择。如今,我们已经步入转型升级的关口,城市发展走向精细,优化治理,提升水平势在必行。“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从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到推进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只有切实在城市工作的各个方面彰显“人”的价值,真正解决各项民生问题,让人们安居乐业,城市才会更有温度,也才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是从规划建设上来说,当前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问题尤为突出。凡是有点发展底子的,就都瞄着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在发展思路上急功近利,在城市建设上贪大求洋,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生命节奏与吸引力,更隐没了城市的文化维度,割断了人城之间的深厚情感。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谋划城市的“成长坐标”,必须注重城市的内在文化肌理,多一些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保留城市风貌的整体性、文脉的延续性,让因地制宜成为遵循,让千姿百态成为追求。
    [意义]
    城市是人类的智慧创造,是人类文明的鲜明标志,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价值所在。实践充分证明,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我国现在开始进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在这样的情势下,我们尤其要保持清醒头脑,清醒认识我国城市发展的问题和不足,直面规划建设重外延轻内涵、用行政命令取代法治以及“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只有致力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才能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
    [对策]
    对此,专家认为: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根本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所以盛民也。”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解决好人的问题,是城市工作的价值指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前提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比如,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脱离经济发展而人为大搞“造城运动”;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不能只要地不要人、只要白领不要蓝领;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比例失调,环境容量就不可避免变少,污染就必然加重。只有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才能做好城市工作。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关键是坚持好“五大统筹”。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以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以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好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以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好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以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总之,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坚持集约发展,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才能让城市发展更可持续更宜居。

gwythree 发表于 2017-6-28 04:33:06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1.人民城市为人民 宜居城市保宜居
    2.让城市更宜居需补齐短板
    [开头示例]
    1.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发展中过分重“物的积累”、轻“人的发展”,重硬件建设、轻公共服务,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任,忽略了城市的非物质属性,忽略了“人”这一关键因素。着眼当下,更好处理城市与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人”应当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2.如果说城市发展是一列火车,规划就是引导其前行的轨道。如今,我们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庞大,人口越来越密集。但是由于规划不当,它在给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机会及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交通不畅、住房困难,还有就业、上学、看病、安全、娱乐、休闲等等方面的不便、不能、不爽。这些短板让城市宜居大打折扣。
    3.不可否认的是,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越来越面临一系列挑战: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模式不免引发空间冲突、文化摩擦、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事实面前,如果不加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展会加剧这些问题,最终侵蚀城市的活力、影响城市生活的质量。
    [结尾示例]
    1.谋划城市的“成长坐标”,必须注重城市的内在文化肌理,多一些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保留城市风貌的整体性、文脉的延续性,让因地制宜成为遵循,让千姿百态成为追求。
    2.城市,最终还是要落脚到“人的城市”,要满足人们舒适的居住需求。因此,城市工作要重在打造宜居城市,对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构建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的宜居城市,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3.亚里士多德曾言:“人们为了活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因此在城市进程中,我们应从人的需求出发,把解决人的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首位,以城市化建设的实效来满足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使城市规划更科学,人民群众更满意、宜居城市更美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