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3:52:31

2015年国考面试热点:用生命和泪水换来的“节日安全”教训

【背景链接】
    辞旧迎新,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但是,在送走2014喜迎2015的时刻,佛山爆炸、上海踩踏、哈尔滨大火……三起事故共计59人死亡、94人受伤;人们在欢聚时刻更多的体会到的是悲伤。节日安全事故为什么们如此频繁,悲伤过后我们应该反思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
    【解析】
    2014跨到2015,悲伤与希望同在,面对惨痛事故,我们沉痛悼念,一个个年轻而宝贵生命因陨落失去光华,悲伤之后,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虽然是句老话,但值得一直重复下去。
    首先,节日安全事故其实是日常隐患在节假日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引爆引起的。节日时出行多、人流大,大型文体活动、集会较多,商场、剧院、景区等公共场所运行负荷增加,使交通、消防、卫生等公共安全隐患暴露,公益安全事故因此频发。因此,安全问题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工作,要时时抓、经常抓、长抓不懈时政府。
    其次,人们的公共安全意识淡漠和公共安全教育的缺失是节假日安全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以上海踩踏事故为例,事件遇难者大多是年轻人。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中国的安全教育大多停留在规则、秩序的宣导方面,是一个笼统观念,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对于危机情况下如何自救等的宣传教育也不到位。而如何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危机中如何展开自救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发生重大事故或险情时,公众能够保持镇静,掌握一定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而这样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必须通过平时的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来形成。而我们国家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进行的是理论的规则教育。
    再次,节假日安全事故的产生也与有关部门的预判、预警工作存在着不小的疏漏,导致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安全预警未能及时发出,进而导致风险不断积累,最终酿成大祸。因此,作为政府来讲,在节假日政府的安全预警、安全监管、安全宣传和安全措施非常重要。
    最后,一些市民、游客的个人素质和文明素养存在“短板”,在公共生活中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秩序观念,缺乏克制忍让、协商合作以及与他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自觉,认知和抵御风险、自救和他救等多方面能力都亟待提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国考面试热点:用生命和泪水换来的“节日安全”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