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辽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考点预测(1)
在考试大纲中,言语的测查重点被表述为两个: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所以,这两种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必考四侠”:逻辑填空、主旨概括、细节理解、语句排序。一、主旨概括类题目要求“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示例如下:
【例】新闻是客观的报道,评论是主观的判断,评论要想摆脱主观臆断而尽可能保持客观理论,必然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而不是依靠自己的想像。这决定了评论永远只能跟在新闻的后面,根据新闻事实,作出相应的评论和价值判断,而不能跑在新闻的前面,不能作出超越新闻事实的判断,不能根据碎片化的想像拼凑出一个事实,然后大加挞伐。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评论是新闻报道的延伸
B.评论源于新闻却高于新闻
C.评论是对新闻事实的提炼与升华
D.评论虽有主观性但仍须基于新闻事实
【解析】文段主要阐释了评论的特点,一方面评论和新闻的区别在于,评论是主观的判断,另一方面评论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两方面都说到的只有D项。A、B、C三项均表述不全面。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二、细节理解题题目要求“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示例如下:
【例】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十二万字以上的帛书,其中有一部失传已久的《相马经》,是我国动物学、畜牧学的重要文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已从车战演变到骑兵作战,马的身价愈来愈高。传说中的相马专家是伯乐,事实上,这类专家数量众多,《吕氏春秋》就提到十个相马家,《史记》也提到“以相马立命天下”的人士,这些都可以证明古人对相马的重视。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相马技术的发展使得车战逐渐被淘汰
B.《相马经》是伯乐所撰写的相马学专著
C.相马术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动物学的发展
D.相马师这一职业早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
【解析】根据文段第三句“传说中的相马专家是伯乐,事实上,这类专家数量众多,《吕氏春秋》就提到了十个相马家”,《吕氏春秋》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说明相马师在汉代之间就存在,故D项正确。根据文段第二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已从车站演变到骑兵作战,马的身价愈来愈高”,并没有提到车站被淘汰的原因,A项强拉关系,排除。根据文段第一句话“其中有一部失传已久的《相马经》”,并没有提到其作者,故B项错误。文段并没有提到相马术与动物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故C项表述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陆:
辽宁公务员考试辽宁公务员网
辽宁公务员面试辽宁人事考试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