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公考行测备考:言语理解(1)
1.当下的中国正处于关键性的第二次转型期,过去支撑我们经济发展的是_______利用的资源,是庞大的_______劳动力。现在来看,难以为继,如果不能重建支撑体系,就有后继乏力的风险。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充分 农村 B.高效 昂贵
C.浪费 廉价 D.低效 廉价
2.将下列打乱了次序的语句进行调整,使其还原为一篇精美的小小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直起腰,快步朝前走去
②五分硬币从他手指缝钻出,掉到地上
③后面传来低低的细语和响亮的、富有节奏的高跟鞋敲打路面的声音;恍惚间,他看到了那熟悉的,随风摆动的裙子
④他朝着校门外的瓜子摊儿走去,手伸进裤兜
⑤只有那五分硬币静静地躺在那里
⑥他弯下腰,刚要将它拾起
⑦高跟鞋的声响也渐渐远去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②⑥③①⑦⑤
C.②⑤①③⑦⑥④ D.⑤⑥③④②⑦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法国国家健康研究所以及法国变态反应学联合会日前的一份调查显示,用美沙酮和盐酸叮丙诺啡等毒品替代物进行的戒毒治疗可以取得很好效果。
B.近期,北京、河南等地幼儿园连续发生两起重大意外伤害事故,幼儿伤亡惨重,广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C.在减少婴儿死亡率和提高孕妇健康方面,东南亚、北非和加勒比地区取得进步,但西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几乎有了进展。
D.驻伊拉克美军作战部队官兵阵亡数达到999人,其中当日一天就有7名美军在巴格达及其附近地区与当地人的武装冲突中被打死。
4.大型慈善活动“中国汽车慈善万里行”带着优秀的中华慈善文化,随着我们民族经济复兴的有力车轮,穿越亚欧大陆8个国家,经过44个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城市,历时62天,行程2.8万公里,把中国人民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和追求,对世界和平的责任和义务沿途撒播,唤起和平与友善,正义与公平。
对“中国汽车慈善万里行”理解准确的是:
A.面向国际的 B.面向中国的
C.中国政府举办的 D.国际机构举办的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5-9题。
近年来,在众多城市和工厂密布的珠三角地区,天空经常灰蒙蒙一片,大气能见度很差。
很多市民可能并不清楚,棕色云团正是能见度下降的“罪魁祸首”:棕色云团中的一些微小颗粒,会吸收阳光,或者将部分阳光反射回大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棕色云团报告就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广州的日光强度已经下降了五分之一以上。
北京大学环境系教授张远航及其同事在珠三角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珠三角空气有很多污染物,其中那些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而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却没有关于PM2.5的规定。我们每天在电视上或者报纸上看到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所谓的“可吸入颗粒物”,仅指那些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1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指出,每立方米PM2.5的浓度如果上升20微克的话,中国和印度每年就会有约34万人死亡。即使按照折中的估计,棕色云团相关的PM2.5所致经济损失,也将分别占到中国GDP的3.6%以及印度GDP的2.2%。
除了影响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棕色云团还可能影响气候。在很多情况下,棕色云团与全球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交织在一起,正在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系统产生极大影响。
此外,棕色云团的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硫酸盐等多种成分可以降温。而黑碳的成分正在加速喜马拉雅等地冰川的融化速度,因为黑碳沉降在冰雪上,会使冰雪颜色变暗,吸收热量的能力增强;黑碳还会加热空气。这些因素,都使得冰川融化加速。
然而,棕色云团对整个气候系统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比这复杂得多。它可以通过反射阳光和吸收热量减缓全球气温上升的幅度。如果棕色云团一夜之间消失,全球气温可能迅速上升多达2度,而这正是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还能容忍的最大升温幅度。
5.以下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A.棕色云团与城市能见度 B.棕色云团的危害
C.棕色云团中的PM2.5 D.复杂的棕色云团
6.棕色云团中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是:
A.黑碳 B.有机颗粒物 C.PM10 D.PM2.5
7.关于棕色云团的危害,错误的是:
A.减缓全球气温上升的幅度 B.诱发疾病、致人死亡
C.造成能见度下降 D.加速冰川融化
8.文章最后一段的意思是:
A.如果气温升高2度以上,地球将岌岌可危
B.棕色云团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危害
C.棕色云团的危害具有复杂性
D.棕色云团很有可能一夜之间消失
9.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有待改良
B.政府应该采取行动,充分利用棕色云团的复杂性,使之造福社会
C.为准确报告空气质量情况,中国应该提高空气质量检测技术水平
D.中国现有空气质量标准忽略PM2.5细颗粒物,是因为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小
10.氢气球能够飞起来,在早期还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其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原因不可能包括( )。
A.氢气球容易发生爆炸,太危险
B.制造成本太高
C.方向的可控制性能较差
D.飞行速度太慢
1.【答案】D。解析:题干是站在“现在”的角度反思过去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后文“如果照这样的模式发展下去,将‘难以为继’、‘后继乏力’”可知,过去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缺陷,从感情色彩上可以排除“充分”和“高效”,即排除A、B项。C项“浪费利用的资源”不通顺,排除。所以本题选D。
2.【答案】B。解析:由①句的“他直起腰”,⑥句的“他弯下腰”可知,⑥应排在①之前,排除A、C。⑤句“只有那五分硬币静静地躺在那里……”言有尽而意无穷,明显应放在句尾引人回味,而不是放在开头引出故事,排除D。本题答案为B。
3.【答案】A。解析:B句中语序不当,应改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C句表意不明,前后两句不存在转折关系。D句表意不明确,“当日一天”是哪一天,前文应当有所交代,且“一天”赘余。
4.【答案】A。解析:这是一道细节判断题,由“穿越亚欧大陆8个国家”可知,这是面向国际的,所以排除B。而全文中并未体现出这项活动是由国际或是中国举办的,所以CD也可排除。
5.【答案】D。解析:文章既论述了棕色云团的危害,又阐述了棕色云团对全球气温升高的限制作用,D项对文意概括最全面,最适合做本文的标题。
6.【答案】D。解析:由“北京大学环境系教授张远航及其同事在珠三角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珠三角空气有很多污染物,其中那些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可知,本题答案为D。
7.【答案】A。解析:A项是棕色云团的积极作用。
8.【答案】B。解析: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是棕色云团在减缓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方面的作用,由此可知,“棕色云团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危害”。C项是干扰项,偷换概念。由文意可知,具有复杂性的是“棕色云团”,而非“棕色云团的危害”。
9.【答案】A。解析:由文章可知,PM2.5对人类的危害是巨大的,但“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却没有关于PM2.5的规定”,因此“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有待改良”,A项正确。
10.【答案】B。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