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公考行测备考:言语理解(7)
1.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始终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认为日本领导人的这一举动严重 了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伤害 B.损害 C.危害 D.祸害
2.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何让这精湛的发雕工艺后继有人,是一代老艺人风清扬的心愿。
B.我们应该努力地完成人民交给我们的一切任务。
C.现在,读书的风气浓了,远远地就传来了书声琅琅的读书声。
D.那时,干不干一样,村里的农民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侃大山、晒太阳,一边挥汗如雨地刨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事情发生后,顾主任立即同党支部研究,决定就这个问题进行一次讨论。
B.这所医院组成一个以领导、医生、护士三结合的防治小组,经常深入农村。
C.本品是用金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D.当学习刚刚取得一点成绩,他就开始有点骄傲了。
4.网络驱使我们进入了一个进行生死之争的世界,我们中的许多人发现这一世界是毁灭性的,网络强加的文化和经济张力令我们感到无力抗拒。作为网络赖以生存的机器和方案的创造者,我们有能力理解网络,也有能力影响它们的功能。我们有责任让网络服务于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利益。
下列对文段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网络驱使人们进入生死之争的世界,对此,我们感到无力抗拒
B.网络带来的文化和经济张力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威胁
C.人类有能力让网络与人类以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状态一起进化
D.人类有责任让网络服务于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利益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5-9题。
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的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后,能够使水温升高。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排放的冷却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的1/3。这些废水含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使2.5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10℃。
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的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他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升高,这种变形虫在温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
随着人口和耗电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天空。这样一来,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了云雨的形成,造成了局部干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能源消耗速度计算,一个世纪后全球温度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的使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益严重。然而,人们尚未有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这表明人民并未对热污染有足够的重视。为此,科学家呼吁尽快制定环境热污染的控制标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热污染。
5.下列关于“热污染”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热污染”是一种包括大气和水体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
B.“热污染”的热量来源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工业污染和生活排放的废热
C.地面水温升高是废热对水体污染的直接表现
D.“热污染”是由于对能源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
6.下列有关第2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水温升高,水中溶解的氧减少,同时,水生生物代谢加快,造成了水生生物缺氧直接受损
B.热污染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危害人类健康,这些已被事实证明了
C.1965年,澳大利亚流行脑膜炎的根本原因是工厂排放的热水,使变形虫大量繁殖,进而污染了水源
D.河水水温上升给所有微生物造成了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大量繁殖,引起疾病流行
7.下列有关第3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消耗的能量,最终只能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天空
B.由于地面对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减少,空气流动减弱,从而阻碍了云雨的形成
C.由于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炎热的城市,变得更加的炎热
D.按照现在的能源消耗速度计算,一个世纪以后,全球气温将发生重大变化
8.根据原文推断,解决“热污染”的最佳途径是:
A.发展高科技,提高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
B.减少人口,减少能量消耗
C.引起重视,合理、有效利用能源
D.制定控制标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9.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热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
B.“热污染”主要受害者是水生生物
C.局部干旱是“热污染”产生的恶果之一
D.至今我们还没有有效治理“热污染”的方法
10.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 )。
A.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C.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D.听取群众意见,整改提高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固定词语搭配。伤害与感情比较搭配,其他各项均不搭配。
2.【答案】B。解析:A项中主宾搭配不当,“让这精湛的发雕工艺后继有人”才是老艺人的“心愿”,应删掉“如何”,而且“一代老艺人”语序也不对,应该是“老一代艺人”。C项中“书声琅琅”就是读书声,和后文的“读书声”重复。D项语意矛盾,“侃大山、晒太阳”的同时不能“一边挥汗如雨的刨草”。
3.【答案】A。解析:B中“以”字后没有宾语中心语,应在“护士”后加“为成员的”。C项中没有递进关系,应删掉“并且”。D项“成绩”后面应该加上“时”。
4.【答案】A。解析:文段是说“网络强加的文化和经济张力令我们感到无力抗拒”,而非“网络驱使我们进入生死之争的世界”让我们无力抗拒。A项偷换主语,错误。由文段首句可推出B项正确。由第二句可知,人类作为网络赖以生存的机器和方案的创造者,有能力影响它们的功能,从而使人类和网络呈现出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状态,因此C项正确。由文段末句可知D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A。
5.【答案】C。解析:“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但这不代表“热污染”是一种包括大气和水体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热污染”的热量来源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而并非人类历史进程中工业污染和生活排放的废热。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的使用,而不是由于对能源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
6.【答案】D。解析:把“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的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理解为造成了水生生物缺氧直接受损不存在任何问题。“发育受阻或死亡”就是直接受到的损害。所以A正确。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了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大量繁殖,引起疾病流行。D项偷换了概念,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引起疾病流行,另外的一些非致病微生物再多也不会造成疾病流行。
7.【答案】B。解析:文中说的是“上升气流减弱”,而并非“由于地面对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减少,空气流动减弱”。
8.【答案】C。解析:从“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的使用。”这句话可知,解决“热污染”的最佳途径应是引起重视,合理、有效利用能源。只有重视了以后才能制定控制标准,合理、有效利用能源。只有C项是最全面的概括。
9.【答案】C。解析:“热污染”主要来源于废热而并非工业废水。“热污染”最先影响的是水生生物,而并非主要受害者是水生生物,主要受害者应是人类。文中并未说明至今我们还没有有效治理“热污染”的方法,而只是说还没有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是在偷换概念。
10.【答案】A。解析: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因此,答案为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