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3:43:26

2013年辽宁公考行测备考:判断推理(6)

1.环境标准是指国家根据人体健康、生态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态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布局和各环境要素的组成及进行环保工作的某些技术要求加以限定的规范。
    下列规定中不属于环境标准的是( )
    A.国家关于严禁使用大排气量轿车的规定
    B.国家关于评定卫生城市的标准细则
    C.有关部门为整治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严厉铲除“黄赌毒”的规定
    D.工业局对冶金机械厂设备烟尘排放量作检测后,责令其限制治理的依据
    2.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是指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的行为。
    以下属于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的是( )。
    A.叶家夫妇结婚10年未能生育,通过熟人向人贩子购买了一个3岁的儿童
    B.姜某通过人贩子买了老婆,被拐卖来的妇女趁其不备逃跑,姜某抓住后将其打伤
    C.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张某告知弟弟,县公安局要开展“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专项行动”,让他带着买来的儿子到外面避一避风头
    D.公安民警在解救被拐卖儿童小明时,遭到购买小明的夫妇两人的围攻
    3.有四个外表看起来没有分别的小球,它们的重量可能各有不同。取一个天平,将甲、乙作为一组,丙、丁为另一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天平是基本平衡的。将乙和丁对调一下,甲、丁一边明显地要比乙、丙一边重很多。可奇怪的是,我们在天平一边放上甲、丙,而另一边刚放上乙,还没有来得及放上丁时,天平就压向了乙一边。
    则这四个球由重到轻的顺序是 。
    A.乙、丁、甲、丙 B.丁、乙、丙、甲
    C.乙、甲、丁、丙 D.丁、乙、甲、丙
    4.生物化学家们宣布,他,包括二烯烃氧化物和过氧化氢酶,它能产生茉莉味和绿叶挥发物GLV,后者决定了蔬菜和们已掌握了有效控制植物体内拟南芥酶的技术。使用这种技术,人类就可以改变蔬菜和水果的气味。拟南芥酶是两种物质的综合体水果的芳香特点。
    由此可以推出:
    A.茉莉花中含有的拟南芥酶比其他花多
    D.在掌握这项技术之前,人类无法改变植物的气味
    C.如果去掉了拟南芥酶,蔬菜和水果将改变气味
    D.决定蔬菜和水果气味的是二烯烃氧化物和过氧化氢酶
    5.食物:饥饿( )
    A.衣服:暴露 B.问题:回答
    C.学生:学校 D.门:门扭
    6.生命:年轻( )
    A.出生:死亡 B.足球:半决赛
    C.日出:日落 D.书页:书
    7.郭沫若对于( )相当于( )对于《管锥篇》
    A.《女神》:钱钟书 B.《炉中煤》:矛盾
    C.《死城》:鲁迅 D.《人间词话》:周立波
    8.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首要原则是( )。
    A.迅速性原则
    B.效率性原则
    C.安全性原则
    D.慎重性原则    1.【答案】C。解析:C项不是对环境要素间的布局和各环境要素的组成及进行环保工作的某些技术要求加以限定的规范,不属于环境标准。A、B、D三项都都是对环境和环保工作技术要求的规范,属于环境标准。
    2.【答案】C。解析:A项的叶家夫妇、B项的姜某都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项阻碍解救的是小明的夫妇,同样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C项符合定义,选C。
    3.【答案】D。解析:从题目中可以得到,甲+乙=丙+丁,甲+丁>乙+丙,甲+丙乙,甲>丙,再由甲+丙甲,即丁>乙>甲>丙。
    4.【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无法得知茉莉花中拟南芥酶的多少,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是提到已掌握了有效控制植物体内拟南芥酶的技术,而在这之前是否能改变植物气味,由题干信息无法得出,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拟南芥酶中的产生的绿叶挥发物决定了蔬菜和水果的芳香特点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故答案选C。
    5.【答案】A。解析:食物可以让人免于饥饿,衣服可以让人免于暴露身体。
    6.【答案】B。解析:年轻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半决赛是足球赛的一部分。
    7.【答案】A。解析:作者和作品的关系。《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炉中煤》作者郭沫若。《死城》作者陈青云。
    8.【答案】A。解析:突发性事件具有突如其来的偶发性、意想不到的突变性、琢磨不透的复杂性和不可估量的危害性等特点。因此,处置突发事件必须迅速、及时,尽最大努力控制局势,挽回损失。所以,首要原则是迅速性原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辽宁公考行测备考:判断推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