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辽宁《公安基础知识》答案及解析2
16.【答案】A。解析:公安机关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故本题说法正确。17.【答案】B。解析:人民警察的辞退,是指公安机关对已不具备人民警察的条件,不适合在公安机关继续工作的人员,解除其与公安机关任用关系的一种人事行政管理措施。故本题说法错误。
18.【答案】B。解析:《评定授予人民警察警衔实施办法》规定,评定授予警衔的人员,必须是属于人民警察建制的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评定授予警衔的人员为:各级公安部门(包括公安部门设在铁道、交通、民航、林业部门的公安机构)、国家安全部门和劳动改造劳动教养管理部门中,从事指挥决策、监督保障和业务工作的人民警察;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警察专业技术单位、院校、报社、医院中担任人民警察职务的人员。可见,评定授予警衔的人员不仅仅包括公安机关内部的人民警察。故本题判断错误。
19.【答案】B。解析: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的规定,奖励分为集体奖励和个人奖励。集体奖励的对象是各级公安机关建制单位和为完成专项工作临时成立的非建制单位。个人奖励的对象是各级公安机关在职在编的人民警察。故本题说法错误。
20.【答案】A。解析:为了维护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市的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1938年5月成立了延安市警察队,全称“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简称“边警”。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故本题说法正确。
21.【答案】B。解析:新时期公安事业在改革中创新发展。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公安工作的“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迅速转移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实现了“公安工作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故本题说法错误。
22.【答案】B。解析:刑事诉讼中的拘传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强制其接受讯问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拘传时应有《拘传证》(法院称《拘传票》)。《拘传证》或《拘传票》由公安局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批准。故本题说法错误。
23.【答案】A。解析:侦查人员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子邮件、电报的时候,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故本题说法正确。
24.【答案】A。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0条第2款的规定:“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材料,必须及时销毁。”故本题说法正确。
25.【答案】B。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5条第2款规定:“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故本题说法错误。
26.【答案】B。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0条规定: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可以提取指纹信息,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检查。故本题说法错误。
27.【答案】B。解析:查封、扣押的适用对象包括场所和物品,其物品的范围既包括证据物品,也包括为了保证行政处罚的执行而查封、扣押的其他物品。故本题说法错误。
28.【答案】B。解析: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故本题说法错误。
29.【答案】B。解析:督察机构现场督察的主要职责:
(1)重要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
(2)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
(3)治安突发事件处置的情况;
(4)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5)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6)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
(7)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况;
(8)文明值勤、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
(9)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
(10)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其他情况。
由第(3)项可知本题说法错误。
30.【答案】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