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3:28:24

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如何审题

一、审题的作用
   审题是申论考试作答的第一步,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审题准确、把握作答要求、理清作答内容对于正确回答题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方向不准,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二、审题的原则
   在审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审题要准。接触到题目就要全方位审阅,既要看题目字面,又要思考题目所蕴含的内容,明确作答要求中的限制部分和未限制部分。对于限制部分是不能有自己随便发挥的,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来,不能离开材料。而对于非限制部分,相对来说只要大方向正确即可。例如:2010年第二题:“资料四下划线句子提到‘遭遇到一个两难的境地’(根据材料四、五、六进行分析) 1.指出其中矛盾做简要分析。 2.提出化解的思路。 3.分析透彻,层次清晰,表述简洁,总字数不超过400字。”
   对于这个题目,考生在审题的时候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题目要求中有三个要求。每个要求都有不同的侧重。2.第一个要求也就是“指出其中矛盾做简要分析”中虽然只有简单的11个字,但是这里面却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要求考生指出“矛盾”,其次要求考生对矛盾做“简要分析”。如果考生只是指出矛盾所在就不符合要求。并且考生还需明白“分析”的对象,如果没有清楚这一点也会答非所问。第二个要求即“提出化解的思路”中,考生必须清楚的知道“化解”的对象就是前面所说的“矛盾”。如果回答成“化解”其他的就大错而特错了。3. 考生在回答的时候还必须注意“总字数不超过400字”。如果考生在答题时没有注意到字数限制,最后可能就会因为字数的问题而扣分。
    第二、审题要细。前面说过,审题是作答的前提。因此考生在作答之前就应该仔细阅读作答要求。对于作答要求要一字一字的阅读,每个字都不放过。题目文字的每一细节都不能放过。
   例如:2010年第三题:“围绕“给定资料”主旨,联系实际以“后天的拷问”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考生在回答这个题目的时候就要注意“请以……为题”和“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的区别。对于“后天的拷问”为题,考生在回答题目的时候就不能再自拟标题了。如果自拟标题就是审题不准,不细了。有考生在回答的时候就自拟标题《低碳生活 共同的责任》,看似没有脱离材料,材料中也确实讲到了要过低碳生活,但是自拟标题就错了。如果在原标题的前提下来论述过低碳生活倒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审题要深。考生在审题的时候不能仅仅只看字面上的意思,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思考的过程中,要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要拔高层次。只有这样考生在回答题目的时候才可能的高分。
   例如:2011年第二题:“某市将召开一次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形势分析会。会上,某领导要就加快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性做主题发言。请结合给定材料7-8,为领导拟一份发言要点。”
   考生在审题的时候,这几个字眼要注意:领导、必要性。如果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两个词语,写出来的发言稿就可能没有新意。既然是领导的发言,就必须具有高屋建瓴的功效。同时考生还必须明确的是领导只就必要性发言,其他的比如措施等就不需要涉及。也就是说,考生在回答题目地时候必须想到是领导人讲话,立意必须要高。
    相关信息
   1、申论高分必看:如何迅速高效地提高申论成绩
   2、申论考试不能得高分的原因分析
   3、如何让申论更富有逻辑性
    4、申论解读如何提炼要点
    5、2012年浙江省申论考试研究:如何概括材料主旨
    6、2012年浙江省申论考试趋势分析与研究
   7、2012年浙江省申论考试策略:科学对待申论真题
   8、2012年浙江省申论考试技巧点拨:全面审题与确认阅读区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如何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