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务员面试热点模拟题:让校园充满阳光
【热点背景】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使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校园暴力事件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预测题目】
校园暴力频发,引发总理关注,对于校园暴力事件,你有什么解决建议?
【解读】
校园与暴力本不该发生任何"瓜葛",但现实令人忧伤。暴力却总是以猝不及防的姿态在各地校园轮番上演。对于校园暴力,其不仅影响到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更在很大程度上给同龄者形成了恶性示范。李克强总理站在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直接以指令的形式要求相关方面在制止校园暴力上多措并举、有的放矢,这决策中体现出来的领导智慧,既体现了国务院对校园暴力的零容忍态度,也从另外的角度反证了遏制校园暴力需多方联动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出现校园暴力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在进入校园之前,受到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品性已经基本确定。经常参加打架斗殴的孩子,其家庭素质往往较低。一些做家长的人经常脏话连篇,甚至拳脚相加。这都会助长孩子品性中的暴力倾向。第二,现代都市生活的诱惑太多,孩子们的心智还不成熟,面对那些诱惑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如若孩子过度泡网吧、玩游戏等行为不能被及时制止,一些暴力性很强的电脑游戏,孩子们玩得多了,便会模糊游戏与现实之间的区别,他们身上的暴力倾向越来越强。第三,学校疏于管理,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行为,问题家庭的孩子通常有很强的不安全感。在家里,他们找不到慰藉,当一些同学往往由于相同或相似的原因,成绩较差,被学校、老师以及成绩优良的学生所排斥;为了抱团取暖,他们聚在一起,久而久之便形成事实上的小团伙。出于扭曲的荣耻观,以及错误的面子思想,他们会很讲哥们儿义气或姐们儿义气,加之懵懂无知,法治观念淡薄,他们为了小团伙很容易跨过红线,走上暴力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
解决此类问题,应多措并举,第一,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的"扫黄打非",尽量减少对青少年的污染。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校园暴力的滋生受着社会"炫暴"的影响,就如同社会的"炫富"摧生校园内的金钱崇拜一样。有关媒体应通过正面宣传做好引导,塑造社会和谐的大环境,带动校园小环境的净化。第二,改善家庭教育。古话说"养不教父之过。"重视改变"父之过",使青少年在家庭里不受暴力文化的毒害,也是避免成为"恶之花"的重要一环。第三,学校更要加强教育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大力提高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建立健全校园暴力事件定性和责任追究常态机制,加大对青少年行为矫正的执行力度。社会、家庭与学校三方共同努力,打个漂亮的组合拳,当可有效地遏止连续不断出现的校园暴力。
另外,对别人施暴,是法律所不容的。不过,对未成年人,是网开一面的。现行法律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这样的规定,自然有保护未成年人的积极作用。
杜绝校园暴力,已经不能再等了。但愿各级部门都能够在李克强总理的指令下,行动起来形成一股合力,为和谐校园的打造、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尽自己应该尽到的责任。如不这样,我们要面对的未来便可能是一个糟糕的世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