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3:06:10

2017公务员常识判断资料:自然科技常识中物质形态与热

2017公务员常识判断资料:自然科技常识中物质形态与热
    一、物质形态
    物质的形态有三种,固态、液态、气态。而关于三者的形态变化以及形态变化中,形态变化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会成为常识中的考察要点。
    二、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固态变成液态,需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的过程需要减低温度,所以需要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气化的过程温度要升高,所以需要吸热。从液态变为气态,有两种方式,蒸发或者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被称为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浓度越高,沸点越高。
    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的过程,要降低温度,所以物质要放热,方法可以是降低温度,也可以是压缩体积;液化的用途,一般是缩小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的过程需要增加温度,所以升华吸热。实践中我们见过很多升华的现象,如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要降低温度,所以凝华放热。生活中我们见过的凝华的事例如霜,窗花。
    五、总结:
    物质从固态-液态-气态,是需要增加温度的过程,需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液态-固态,是需要降低温度的过程,需要放热。
    我们通过两道真题,来看看物质形态变化与热的关系在常识中的考察。
    【真题演练】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啤酒发现啤酒瓶外面“出汗”,以下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酒从瓶中渗出
    B.空气中水蒸气汽化
    C.啤酒瓶上水汽化
    D.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
    【解析】由于啤酒刚从冰箱里取出,温度很低,接触外界空气后,啤酒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急速液化,凝结成小水珠,才会有“出汗”现象。故选择D选项。
    【真题演练】下列关于水的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蒸发时放热,结冰时吸热
    B.蒸发时吸热,结冰时放热
    C.蒸发和结冰时都吸热
    D.蒸发和结冰时都放热
    【解析】蒸发是水从液态变为气态,吸热;结冰是水从液态变成固态,放热。故选择B选项。本题中的蒸发和结冰是不同的过程,不可能同为吸热或者同为放热,所以排除CD,而关于AB,只要牢记本文的“物质从固态-液态-气态,是需要增加温度的过程,需要吸热;物质从气态-液态-固态,是需要降低温度的过程,需要放热。”这两句话,就可以轻而易举选出B选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公务员常识判断资料:自然科技常识中物质形态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