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招警考试申论模拟试题(一)答案及解析
公共安全管理参考答案第一题:给定资料2-5暴露了我国部分地区公共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请你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概括。(20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活动安全方面:警力配备不足;警方的安全意识滞后;相关部门的活动信息发布渠道单一、滞后、目标性不强,制定的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群众不支持,配合度低;警方及游人的自救能力差;火灾安全方面:商家的安全意识差,商店自行用木板将店铺隔为两层,隔层内铺设有裸露电线,电线超负荷引燃塑料制品,造成火灾;还缺少建筑物坍塌风险评估。道路安全方面:车主占用应急车道现象多发,致使,救护车被堵,威胁受伤人员的生命安全。(200字)
第二题:给定资料6显示,今年以来,一些地区陆续取消了很多大型群众性活动,并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对此,你怎么看?(30分)
要求:分析全面,观点正确,表述流畅,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政府的这一举措应该辩证地看待。各地陆续出现一些恶性安全事件,面临严峻安全形势,取消大型群众性活动有其合理的一面:大型群众活动参加人员较多、规模较大、危险系数较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控制不好则会出现大型公共安全事件,这是避免事故发生的举措。但也存在弊端:影响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国民参与热情不断高涨。因此,应设置应急预案、健全管理体系、做好风险评估,并定期演练。(194字)
第三题:从给定资料出发,结合实际,以“公共安全管理的智与情”为题,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谨,语言流畅,800-1000字。
【参考例文】
公共安全管理的智与情
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灵活应对突发事件的体系和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保障,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人群的集中,正使得风险杀伤力变大;流动的加快,容易导致风险交织产生连锁效应。而对生命的重视,更让公共安全日益成为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
近来,从陕西咸阳客车坠崖到河南鲁山火灾,再到长江沉船事故,一系列公共安全事件以惨痛的代价,再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怎样在保障社会生活便利性的同时防控风险?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明确要求: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我们应当认识到,政府在加强公共管理时,既要有“智”,又要用“情”,管理智慧与为民服务的人本情怀结合。
公共安全管理,需要一份大“智”的前提。公共安全问题遍布我国各个领域,大有按下葫芦漂起瓢的意思,假期出游,是分布集中,人流巨大的境况;高速公路,是车辆繁多,不文明驾驶的实景;大雨、大旱、火灾、沉船,一次次刷新建国以来的历史记录。虽然危机事件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杜绝,但是国内外无数经验表明,合理科学的前馈控制,能有效降低发生的几率,亦能减少早晨的损失,这要求政府在全面研判现状的基础上,对专项法律、实施标准、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现场救援、演练培训等方面不断与时俱进且符合国情,从而不断推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大智慧。
公共安全管理,需要一份“情”的融入。每个活动,每件事情,每个角色都承担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然,社会治理并非一台精密仪器,每个人各司其职固然重要,理性的治理举措固然需要尊重,但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聚会需求,在一刀切取消大型集会面前,园内限流不予售票的情况,时日长久,难免有懒政之嫌,长期被压制的公众需求,或许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寻找到出口。因此,需求如水,应予以疏导,而非堵塞。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必须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保证大型活动的安全,绝不应简单取缔,损害群众利益。政府只有尊重情,才能更好地推行公共安全管理举措。
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公共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以“智”统筹管理,杜绝隐患,维护安全,更需要以“情”科学决策,方便民众,服务民众。政府在用“智”与留“情”的努力下,在全社会多方力量的的积极配合下,我国建成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群众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既成现实!(961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