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2:54:48

2014河南招警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中几种迷惑选项可迅速排除

可能性推理一直是招警行测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题型,逢考必有,而且在逻辑判断的10道题目中,可能性推理所占比重一般会在70%以上,这足见其重要性。所以在今年的招警考试中,可能性推理必然会出现,那么临近考试该如何迅速提高做此类题目的正确率呢,这里知满天招警考试网和广大考生分享一下关于如何排除迷惑选项,快速锁定正确答案的方法。
    可能性推理中,迷惑选项常常出现在削弱型或加强型的的题型中,而这两种题型又是可能性推理最常考、考查数量最多的题型。那迷惑选项一般会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选项中呢?下边为考生介绍几种最常出现的形式。
    1.诉诸权威:是指在论证中以权威作为论据的根基,而不是以逻辑或事实来支持论点。比如:某专家认为、某权威人士认为、某权威机构研究表明、某权威部门表示……
    例.今年下半年的房价会持续下降,因为某房地产专家就是这么认为的。
    2.诉诸大众:指援引众人的意见、见解、信念或常识等来进行论证,以被广泛接纳为理由服人。比如:人们认为、大多数/大部分是、在生活中……
    例.据方舟子列举的《大学教师中的批韩派和挺韩派力量对比》,14人批韩,5人挺韩,可见韩寒确实造假了。
    3.诉诸无知:以人们对某个命题的无知为根据,从而断言该命题是真的还是假的。其公式是:因为尚未证明A假,所以A是真的,或者尚未证明A是真的,所以A是假的。
    例.甲说:“我戒烟了。因为吸烟会得癌症。”乙说:“这还没有被证明,所以,吸烟不会得癌症。放心吧!”甲:“好吧!我就点上这一支。”
    4.不当类比:用不恰当的类比推论而得出不恰当的结论。题干中往往是对某主题进行分析,选项中会出现与题干主题类似的特征,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例.熊猫和棕熊是近亲,他们都具有相似的牙齿和肠道结构,适应于肉食,棕熊常用的食物是肉类,所以,熊猫常用的食 物也是肉类。
    5.偷换概念:是将一些貌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比如”吃饭了”和”吃饱了”就属于偷换概念。
    例.奶奶:“吃饭了吗?”
    孙女:“吃饭了。”
    奶奶:“好,既然吃饱了,带你玩儿去。”
    以上几种是考试中最常出现的迷惑选项,考生应掌握其概念,这样在实际应用中,才会迅速锁准迷惑选项,快速将其排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河南招警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中几种迷惑选项可迅速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