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2:45:27

政法干警面试必看热点之决策问责机制

.zg_nry_xj_1 ul,ul li,dl,dl dt,dl dd{display:block; margin:0; padding:0;}
.zg_nry_xj_1 a{color:#333;text-decoration:none;}
.zg_nry_xj_1 a:hover{color:#e00;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zg_nry_xj_1 img{ border:none; margin-top:0px;}
.zg_nry_xj_1{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 width:580px; height:auto; border:1px solid #e3e3e3; padding:15px 0 15px 8px; margin:0 auto 34px 0; overflow:hidden;}
.zg_nry_xj_1 dt{ float:left; width:250px; height:140px;}
.zg_nry_xj_1 dd{ float:left; width:320px; padding-left:10px;}
.zg_nry_xj_1 dd ul{ list-style:none;}
.zg_nry_xj_1 dd ul li{ line-height:28px; height:28px; border-bottom:1px dashed #ccc; overflow:hidden; }
.zg_nry_xj_1 dd ul li .list_num{ background:#e4393c; color:#FFF; padding:3px 5px; margin-right:8px;}
.zg_nry_xj_1 dd ul li font{ position:relative; top:-7px; left:5px;}
    政法干警备考指导



    [*]1[互动交流] 考试交流群:109291927
    [*]2[招考信息] 2016政法干警考试信息汇总
    [*]3[资料汇总] 政法干警行测资料汇总
    [*]4[备考策略] 政法干警考试复习秘诀
    [*]5[易错盘点] 政法干警行测易错盘点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以及近些年来我国行政问责的实践,问责的“责”不是法律责任,而是独立于法律责任、在法律责任之外的政治责任或者道义责任。由此可知,在我国,问责的“责”与法律责任的“责”是两种不同的责任,两种责任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我国行政领导的完整的责任体系。
    决策问责是指问责主体依法追究行政决策者决策失误责任的活动。从责任属性看,由于决策是一种政治活动,因而决策失误责任是一种政治责任。追究行政决策者的决策失误责任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依靠规范而系统的制度,即决策问责制度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1、决策问责的主体。
    决策问责主体涉及的是“由谁问责”的问题,即由哪个机关履行决策问责职责,启动决策问责程序,包括案件受理、案件审理、作出处理决定等。根据问责主体所处的地位,问责可以分为“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两种。具体到决策问责,同体问责是指由行政系统内上一级行政机关、行政复议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等履行决策问责职责;异体问责是指由行政系统以外的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履行决策问责职责。当然,决策问责主体也可以是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的结合。
    2、决策问责的对象。
    决策问责对象涉及的是“问谁的责”的问题。决策是一个系统工程,支持这一系统的有信息系统、咨询系统、中枢系统等子系统。决策问责是针对所有参与决策的人,还是只针对其中握有决定权的行政领导人?如果只针对握有决定权的行政领导人,在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的情况下,应当由哪些行政领导人承担决策失误责任?是由正、副职行政领导承担决策失误责任,还是由参加集体决策的所有行政领导承担决策失误责任?遇到跨部门的决策事项又由哪些行政领导人承担决策失误责任?
    3、决策问责的标准(范围)。
    决策问责标准涉及的是“对哪些决策问责”的问题,即决策失误达到怎样的损害程度才会被问责。按照《暂行规定》第五条的说法,当“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时,一些党政领导人要被问责。
    4、决策问责的程序。
    决策问责程序涉及的是“如何问责”的问题,包括问责方式和问责步骤两大要素。方式是指问责的方法和形式,例如立案要制作“立案决定书”,作出问责决定要制作“问责决定书”等;步骤是指问责过程的各个阶段及各阶段的先后次序,例如包括立案、调查、拟定处理意见、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报主管行政领导批准、送达、执行、结案等阶段。其中,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即在问责程序中设置利害关系人陈述、申辩的步骤,对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都至关重要。
    5、决策问责的责任承担方式。
    责任承担方式涉及的是“以哪种方式承担责任”的问题。根据《暂行规定》第七条的规定,被问责的党政领导人的责任承担方式包括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五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政法干警面试必看热点之决策问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