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1:23:42

2017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2017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
    1、D
    解析
    第一空,根据“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中的“猛”、“重”可知,所填词语体现出党和政府坚决反腐的态度,A项“意念”指想法、念头,体现不出坚决反腐的态度,排除。B项“恒心”强调持久不变,文段并非强调坚持的时间久而是态度坚决,排除。C项“意志”虽然可以体现坚决的态度,但一般不与“以……的”搭配,用在此处搭配不当,排除。D项“决心”体现坚决的态度,搭配恰当,符合语境,基本锁定D项。
    第二空代入验证,“刮骨疗毒、壮士断腕”体现出党和政府面对腐败勇敢的态度,“勇气”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人民的名义脱颖而出的要诀何在》
    2、A
    解析
    第一空,搭配“未来生活”这一抽象概念,B项“图画”仅指具体的绘画,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与“未来生活”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根据“创新成果”、“蓬勃生机”可知,应填入感情色彩积极的词语,A项“彰显”通常用于积极的语境,且和“蓬勃生机”搭配恰当,符合语境。C项“凸显”、D项“显示”均为中性词,与文段语境不符,且与“蓬勃生机”搭配不及“彰显”更为恰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人民日报刊文盘点中国经济:今年增长更有含金量》
    3、B
    解析
    第一空,被“随时”修饰并与之搭配,D项“发掘”指深入开发、探求,无法做到“随时”,排除。
    第二空,与“日常生活节奏”搭配,A项“改善”搭配不当,排除。其余两项均可搭配,但C项“调整”指为适应新情况对原来的某种状态做适当的改变,文段没有体现原来的日常生活节奏不好,也并无什么新情况,文段仅表示改变一下原来的节奏会让生活节奏更有活力而已,因此“调整”置于此处不及B项“改变”合适,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人生的幸福感曲线》
    4、C
    解析
    第一空,由文意可知,“出生在农村,注定样样落后”的言论并不正确,错误观点不能鼓励,D项“鼓励”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不仅……而且……”表示递进,空中应填入语义程度较重的词,C项“抹杀”是指完全去掉、勾销,搭配恰当,符合语境。A项“漠视”与前文“无视”构不成语义的加重,排除A项。文段提到“出生在农村,注定样样落后”强调出身而完全否定了个人奋斗的价值,B项“肯定”与文意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警惕“宿命论”正义感背后的负能量》
    5、D
    解析
    本题可先从第二空入手,根据前文“通过各种渠道让政策为民众所熟知”,可知强调的是政策执行要快,B项“速度”、D项“效率”均可。A项“水平”和C项“力度”体现不出“快”的意思,且“力度”一般不与“提高”搭配,常见搭配为“加大力度”,排除。
    第一空,搭配“信息”,根据后文“让政策为民众所熟知”,可知这里表达让信息透明化、不隐藏的意思,D项“公开”指面向大家或更大范围的告知,不加隐蔽,符合文意。B项“发布”虽也有公开、公之于众的语义,但一般不与“强化”搭配使用,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关注政令不畅现象》
    6、C
    解析
    第一个空,应与后文“牢固的立足点”相对应,且搭配“大地”。分析选项,A项“结实”形容坚固不容易损坏、强健,常用来搭配实物或身体,与“大地”无法搭配,排除;B项“坚韧”指在遭遇身体及精神困难、压力时,坚持而不放弃的忍受力,通常说“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大地”无法搭配,排除;D项“坚硬”虽勉强能与土地搭配,但其表意过于肤浅,仅强调硬,无法体现出一种坚定而扎实的状态,不符合文段语境,排除。C项“坚实”形容坚固、牢固和实在,符合文意,基本锁定C项。
    第二个空代入验证,“准确的方位感”搭配得当。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半月谈:信心就是力量》
    7、B
    解析
    分析语境,可知该空应与“长期性任务”对应,表达“长久坚持”的含义,对应选项,B项“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符合文段语境,当选。
    A项“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文中并无此意,排除;C项“贯穿始终”指从开始到结束,自始至终,与后文“推进”搭配不当,排除;D项“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与“长期性”语义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8、C
    解析
    第一空,根据文段“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和信息工作的推进”可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促进留守儿童家庭交流提供了条件,A项“合理性”指合乎道理,C项“可行性”指可以实行的可能性,符合文意。B项“现实性”指合乎必然的,D项“针对性”指针对某个点,均体现不出提供条件之意,排除B、D两项。
    第二空,A项“根治”指彻底治好,填入文段程度过重,文段仅强调目前具备条件,并未体现彻底治好,排除;C项“缓解”指使程度减轻,填入文段语义合适且搭配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用信息技术缓解“留守儿童”难题》
    9、D
    解析
    第一空,要与后文“额外任务”搭配,可知横线处表达这一任务不是必须的,不是最重要的。B项“坚辞不受”指坚决推辞不接受,不能用来形容青年人面对中国梦的态度,排除;C项“理所当然”指按道理应当是这样,与“额外任务”语义相悖,排除。A项“无足轻重”指无关紧要,并不重要,D项“可有可无”指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两者填入文段语义合适。
    第二空,A项“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通常不做定语,经常放在句子结尾,比如“祖国的繁荣和富强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故排除。D项“义不容辞”符合语境,搭配得当。
    故正确答案为D。
    10、A
    解析
    本题从第三空入手,搭配“金融犯罪”和“网络诈骗”,“遏制”指控制,符合文意,且后面多加宾语,用法正确,A、D两项均可。“遏止”指停止,程度较重,且多用于句尾,不加宾语,排除B、C两项。
    第一空形容对“紧迫事情”的处理,A项“应对”指采取措施、对策以应付出现的情况,符合文意。D项“处置”多指处罚、惩治,和“紧急事情”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搭配“行程”,A项“耽误”与之搭配合理,当选。B项“耽搁”过于口语化,较少作为正确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A。
    11、D
    解析
    文段开篇提到,贫困是因为能力匮乏,而能力的根本在于素质。随后通过递进词强调文明是更为重要的素质。接着通过“贫困文化”研究者及晏阳初先生对乡村建设的观点进一步详细说明,强调提升文明素质的重要性,故文段重点强调的是提高文明素质对于贫困人群而言非常重要,对应D项。
    A项,“国民素质”范围扩大,文段讨论的是“贫困群众的文明素质”,且“文明的发展”在原文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发展能力”表述不明确,没有体现“文明素质”这一核心概念,排除;C项,“个人能力”范围扩大,文段强调的是“贫困群众”,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半月谈第22期:《从发展看民生》
    12、A
    解析
    A项,根据首句可知,中西部返乡创业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转型、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经济崛起”,并不能得知是否主要受益于东部的发展转型,故表述错误;
    B项,根据“重庆、湖南、四川等传统劳动力输出地,正迎来返乡创业的热潮”可知正确;
    C项,根据“中西部的一些地方,返乡创业的企业数量和创造的产值,已占据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可知正确;
    D项,根据最后一句,“这一趋势方兴未艾,它给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工业化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也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版图”,可知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半月谈:《返乡创业推进中西部产业升级》
    13、A
    解析
    文段开篇强调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后文指出当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即“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后通过我国与发达国家公民科学素质的比例等一系列数据对比论证前文观点,尾句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再次强调我国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发展不平衡,与发达国家差距大。文段重点强调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存在比例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意在指出解决问题的对策,A项当选。
    B项,“全社会关注”无中生有,且“全社会关注”并不能解决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排除;
    C、D两项分别对应文段尾句和首句中强调的问题,非重点,解决问题的对策更重要,均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瞄准四大目标》
    14、B
    解析
    文段开篇通过递进关联词“不仅......也”强调“文化”起到的作用是多样化的,随后通过“就像”进行举例,针对如何过“春节”进行详细阐述。后文指出当前文化形态会随着时代发生变化,并通过“过年”这一事例强调“只要心在一起,就不会留下情感和文化空缺”,对前面观点进行加强论证,B项为文段中心句的同义替换,当选。
    A项“春节”是文段中例子内容,非重点,且文段强调“文化形态”发生变化,非“春节的重要性”发生变化,排除;
    C项“家人团聚的时间及形式”依然对应文段中举例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为最后一句转折中的内容,最后一句话是用“过年”的例子论证前文观点,例子中的转折不重要,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守住“年味儿”的根本》
    15、C
    解析
    文段首先说明改革的现状,即进入深层次的改革之后,阻力越来越大。随后通过转折词“但”提出观点,强调阻力再大也要坚持改革。接着详细阐述了政府改革的核心是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并指出了因为没有做到简政放权,导致企业双创受限、百姓不满,对前文观点进行加强论证,即强调了在当今的环境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观点为文段重点,对应C项。
    A项,“改革遭遇阻力越来越大”,为转折之前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阵痛在所难免”指的是改革必然会遭遇阻力,而文段意在强调即使遭遇阻力,也要坚持下去,故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D项,“创新发展”属于“双创”中的内容,仅是文段解释说明的一部分,非文段论述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信心就是力量》
    16、B
    解析
    数列间存在明显的倍数关系,下一项为前一项的2倍,则所求项应为56*2=112
    故正确答案为B。
    17、D
    解析
    数列无明显特征且起伏较小,优先考虑做差。做差后得到新数列为:6、10、14、18,为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故新数列下一项为:18+4=22,则所求项应为:49+22=71
    故正确答案为D。
    18、A
    解析
    题干中各数为典型的平方数,可将原数列化为:
    故正确答案为A。
    19、D
    20、B
    解析
    题干各项不存在明显关系,考虑数位之间的机械划分。拆分之后原数列每一项各位数字之和均为10,故所求项各位数字之和应为10,满足条件的仅有B项。
    故正确答案为B。
    21、C
    22、A
    23、C
    24、B
    25、C
    26、B
    27、A
    28、C
   

gwythree 发表于 2017-6-28 02:44:22


    29、C
    30、B
    31、A
    32、B
    解析
    观察图形,元素组成相同,考虑位置关系,时针(最短箭头)每次顺时针走1-2-3格,?处应走4格,排除A项;分针每次顺时针走2-3-4格,?处应走5格。秒针每次顺时针走3-4-5格,?处应走6格,排除C、D两项,对应B项。
    故正确答案为B。
    33、C
    解析
    观察图形,元素组成不同,属性无明显规律,考虑数量规律。题干的每一幅图形都出现了“丿”,“丿”的个数依次为:1-2-3-?-5,?处应为4个“丿”。A项2个、B项2个、C项4个、D项6个,只有C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C。
    34、A
    解析
    观察图形,元素组成相似,外部轮廓相同,内部有黑有白,且黑白的个数不同,考虑黑白叠加。第一组的叠加公式为:白+黑=白、白+白=黑、黑+白=白;第二组应用规律,左上角黑+白=白,排除B、D两项,比较A、C两项,中间的圆形阴影不同,圆形的左上角为白+白=黑,排除C项,对应A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A。
    35、D
    解析
    观察图形,题干出现黑圆、条形圆、白圆三种元素,题干图形中的每一个条形圆只与黑圆挨着,不与白圆挨着,排除A、C项。题干图形中的每一个黑圆都与条形圆挨着,B项中有一个黑圆没有与条形圆挨着,排除B项,对应D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D。
    36、C
    37、D
    解析
    整体观察图形发现,题干每一幅图,当黑色图形在横线上方时,下方就有一个相同形状的白色图形与之关于横轴对称,据此排除C项。比较选项ABD发现,最大的区别就是最右侧三角形的颜色及摆放方式,再次观察题干发现当白色图形在横线上方时,下方并没有图形,排除AB。
    故正确答案为D。
    38、C
    解析
    题干都是由小黑球、小白球及波浪线组成,整体数黑球和白球的个数,无明显规律;考虑黑球的位置移动,也无明显规律。再次观察题干图形,小黑球和小白球是以波浪线的方式连接,即必然存在波峰和波谷,观察在波峰和波谷的黑白球数目发现,第一幅图是4白2黑,第二幅图4白2黑,第三幅图是4黑2白,即都是“4-2”分布,选项ABD的波峰和波谷的黑白球数目都是3白3黑,只有C选项的波峰和波谷的黑白球数目是4黑2白,满足“4-2”分布的规律。
    故正确答案为C。
    39、A
    解析
    元素组成不同,属性无明显规律,考虑数量规律。题干图形都是由一个外框和里面的3条线组成,整体数线,7、4、4、7、4、4,无法分组。仔细观察后发现,每个图形内部存在多条单一直线和单一曲线,可以考虑分开数图形内部的直线和曲线数,即图①④⑥图形内部有3条曲线,图②③⑤图形内部有2条曲线和1条直线,可以分为两组。
    故正确答案为A。
    40、B
    解析
    题干都是黑白块图形,整体数黑块的个数,无明显规律。仔细观察后发现,图①②⑤黑块的拼接明显比较凌乱,而图③④⑥黑块的拼接比较整齐、紧密相连,即图①②⑤黑块与黑块之间无公共边,图③④⑥黑块与黑块之间有公共边。
    故正确答案为B。
    41、A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U盘和光盘都具有存储功能,二者是并列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楼梯和电梯都可用于建筑物等楼层之间或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插座和插头是配套使用的,二者是对应关系中的配套对应,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画国画的时候需要用到毛笔,二者是对应关系中的工具对应,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水杯和杯盖是配套使用的,二者是对应关系中的配套对应,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2、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春暖是花开的原因,二者是对应关系中的因果对应。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和风和细雨都是一种天气状态,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雨后不是天晴的原因,天晴的原因是有太阳。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天寒是地冻的原因,二者是对应关系中的因果对应。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云开和雾散都是一种天气状态,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3、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投票和抽签都是选出结果的一种方式。二者是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联系和沟通是近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管理是指管理主体组织并利用其各个要素,借助管理手段,完成该组织目标的过程。服务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劝说和争辩都是让人对某种事情表示同意的一种方式。二者是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推荐是推举,介绍。号召是向人发出通知,让大家响应所发出的告示。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4、A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座谈是调研方式的一种。二者是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创新是转型方式的一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垄断泛指把持和独占。专营指专门经营。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发明是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试验指已知某种事物,为了了解它的性能或者结果而进行的试用操作。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秩序通畅是指有条理,不混乱,顺利通行。二者是主谓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5、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可以造句言论自由,言论是自由的。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可以造句保护版权。版权被保护,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可以造句调控危机。危机被调控,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可以造句生产安全。生产是安全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待选;
    D项:可以造句设计创新,设计是创新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待选;
    辨析CD选项,题干言论自由是对于发言的人来说,C项生产安全是对于生产的人来说,D项设计创新是对于设计本身来说,相比C项与题干的逻辑更为相近。
    故正确答案为C。
    46、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金木水火土,水与火两者属于并列中的反对关系,二者都是名词。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美与丑属于并列中的反对关系,但二者都是形容词,词性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项:有与无属于并列中的矛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左与右属于方位名词,并列中的反对关系,且都是名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红与绿都表示一种颜色,并列中的反对关系,但二者都是形容词,词性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7、A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过滤是获得净水的必要条件。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竞赛是获得名次的必要条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装修不是获得房屋的必要条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节食不是获得苗条的必要条件,还可以通过运动来获得苗条,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绿化不是获得环境的必要条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8、D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雾霾是一种污染,二者是种属关系,且治理雾霾能减少污染。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风扇是一种电器,二者是种属关系,但使用风扇不能减少电器,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粳米是一种粮食,二者是种属关系,调查粳米不能减少粮食,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信息不是一种报纸,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报告是一种文件,二者是种属关系,且审批报告能减少文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49、B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好感是对人对事满意或喜欢的情绪。喜欢泛指喜爱的意思,也有愉快、高兴、开心的意思。热爱多用来形容爱的程度很深。三者是近义词,并且程度逐渐加深。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伤心指心里非常痛苦,难过至极。悲伤是哀痛忧伤之意,伤心难过。悲哀是指伤心、难过。三者是近义词,但悲伤和悲哀的程度相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不安指一种忐忑,心里有一种不舒服的情绪。紧张指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思想上感到不安。焦躁是欲望受到压抑形成的神经衰弱症的症状。三者是近义词,并且程度逐渐加深。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不悦指不高兴。反感是不满或反对的情绪。厌恶是一种反感的情绪,指讨厌,憎恶。不悦表示不高兴,反感与厌恶表示不满,讨厌,三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高兴通常指愉快而又兴奋。愉快指欢欣快乐。喜悦指欢乐快活。三词的程度无明显变化,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0、A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自行车是出行工具的一种。自行车是一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对环保有好处。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蔬菜是食品的一种,蔬菜是一种健康的食品,蔬菜对健康有好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灯泡是台灯的一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手表是显示时间的工具,指针是手表的一部分,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货车是运输工具的一种,货车是载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1、A
    52、B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我国大学毕业生实际上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论据:近年我国就业市场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一般大于1,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而在求职人群中,大学毕业生的文化水平较高。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是在说不少企业严控用工成本,已经开始裁员,但是不能说明就业市场不再招录大学生,也不能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大学生的就业难易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B项:虽然是在说一些岗位空缺严重但是主要缺少高级技工,不需要大学生,对大学生而言在这些领域会出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小于供给的现象,进而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削弱论据,当选;
    C项:大学生愿意从事竞争激烈的岗位,并不能说明在实际选择职业时就一定扎堆,大学生仍然可以选择一些不愿意从事的竞争不激烈的岗位,并不能对就业难进行削弱,另外,选项表达的只是一种意愿,而实际情况是未知的,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D项:是在说一些高级技工的收入水平高于大学生,与大学生的就业难易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3、A
    54、D
    55、C
    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的逻辑。
    本题出现了三个对象,其中,a(这种茶叶)是个体,c(云山茶)是一个茶叶品种,是一个集合概念,题干的逻辑为:a(这种茶叶)是b(产自云山),c(云山茶)是b(产自云山),所以a(这种茶叶)是c(云山茶)。最终通过推理得到个体a是集合概念c的结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的逻辑。
    A项:a(三班的学生)是b(勤奋好学的),c(小李)是a(三班的学生),所以c(小李)是b(勤奋好学的),与题干逻辑不同,排除;
    B项:a(飞驰牌汽车)是b(产自某国),c(那辆汽车)不是a(飞驰牌汽车),所以c(那辆汽车)不是b(产自某国),与题干逻辑不同,排除;
    C项:a(司机)是b(有驾照的),c(小郑)是b(有驾照的),所以c(小郑)是a(司机),通过推理得到个体c(小郑)是集合概念a(司机)的结论,与题干逻辑最为类似,当选;
    D项:a(好医生)是b(具备精湛的医术的)和d(高尚的医德的),c(小陈)是b(具备精湛的医术的)和d(高尚的医德的),所以c(小陈)是a(好医生),该选项虽然也是通过推理得到个体c是集合概念a的结论,但是该选项涉及了四个对象,与题干逻辑不同,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6、D
    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
    小张做了业务经理⇒积极进取且开拓新业务
    小李做了业务经理⇒优化管理且精简人员
    已知其中只有一个人当上了业务经理并实现自己的工作主张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选项的正确。
    A项,开拓新业务且精简人员,从题干已知条件可知,开拓新业务和精简人员分属于不同人的工作主张,且已知只有一人实现了自己的工作主张,与题干已知信息不符,排除;
    B项,开拓新业务⇒小张做了业务经理,“开拓新业务”属肯后条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排除;
    C项,精简人员⇒小李做了业务经理,“精简人员”属肯后条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排除;
    D项,—开拓新业务⇒精简人员,有题干已知条件可知,—开拓新业务属于否后,否后必否前,由逆否规则可知“—开拓新业务”⇒“—小张做了业务经理”,既然小张没有做业务经理,显然是小李做了业务经理,肯前必肯后,由题干已知条件可知小李做了业务经理⇒优化管理且精简人员,那么该公司实现了精简人员,为正确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D。
    57、D
    解析
    第一步:找出需要解释的矛盾现象
    按揭贷款的利率下调,人们每月还贷压力减小,但是商品房的销量并未出现明显增长。即还贷压力减下的情况下,有多余的资金为什么不买商品房从而导致商品房销售量增长的问题。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当地一直存在人口外流的现象,与题干无关,不能解释题干矛盾现象,排除;
    B项:本地商品房价格没有明显下降,意味着商品房的价格降幅很小或者没有变化,但是题干谈及的是还贷压力减小和商品房销售量之间不增长的问题,如果是商品房价格有降幅,出现的结果应该是买商品房的人多,不能解释题干矛盾现象,如果是商品房价格没有变化,那么对于购买者来说需求是没变化的,该买的依然买,也不能解释题干矛盾现象,排除;
    C项:有的开发商取消购房优惠政策,取消购房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消费者,从而影响商品房的销售量,能够解释题干矛盾现象,保留;
    D项:当地人均收入下降,意味着虽然每月还贷压力减小,但是自身的本来收入也减少了,那么还贷完剩余的钱也少,自然没有多余的钱再去购买商品房,从而商品房的销量没有出现明显增长,能解释题干矛盾现象,保留;
    C和D选项进行比较,C选项强调的是部分开发商,数量是多是少并不明确,那么造成的影响也不明确,而D选项明确强调了当地居民收入下降导致还完贷款的资金也减少,必然会影响商品房的销售数量。
    故正确答案为D。
    58、D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患季节性皮肤病的人数大幅上升的原因是人们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下降。
    论据:没有明显的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儿童身体素质比10年前普遍下降,与题干无关,选项只是给出了一个实际现象,但是患皮肤病的人增多和身体素质下降之间有无联系我们并不明确,无关选项,排除;
    B项:大多数春季患皮肤病的人在秋冬季节症状会有所好转,与题干无关,题干观点探讨的是皮肤病人数上升的原因是不是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下降,排除;
    C项:环保局承认城市水污染和空气质量问题日益严重,选项只是给出了一个实际现象,但是患皮肤病的人增多和污染问题之间有无联系我们并不明确,无关选项,排除;
    D项:游泳运动员患季节性皮肤病的人数逐年增多,说明运动员这种身体素质好、锻炼强度大的群体患皮肤病的人也在增多,意味着皮肤病患者增多与身体素质和锻炼强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举反例削弱论点,为正确答案,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59、B
    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逻辑关系。
    挑选项目,要看技术门槛和未来市场需求量,而不是业务增长率,业务增长率高并不一定能推出好项目。也就是说看一件事情好坏,不能看某个指标B,因为B好,不能推出这件事情一定好,是一种可能性推理。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有些收入高的夫妻,婚姻生活反而不幸福,有些不幸福是对有些做了否定,没有提到整体情况,不是对整体的可能性推理,排除。
    B项,票房再高,观众的口碑也不一定好,是对整体的一种可能性推理,与题干中逻辑关系最为类似,正确。
    C项,除了关注他们的技术水平,更看重他们的训练状态和发展潜力,说明两个指标都要关注,不是可能性推理,排除。
    D项,天赋和优秀的市场推广缺一不可,两者缺一不可,说明两者都要关注,不是可能性推理,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0、D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没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
    论据:接种流感疫苗,既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得流感,还可能导致低烧等副作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因流感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说明接种流感疫苗是有好处的,是有必要的,削弱论点,排除;
    B项: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可降低易感人群感染流感病毒的概率,说明接种流感疫苗是有好处的,是有必要的,削弱论点,排除;
    C项:接种流感疫苗只有极少数人会出现全身反应,说明出现反应的概率特别小,而且反应一两天就可以缓解,症状比流感症状轻得多,产生的副作用绩较小,削弱论据,排除;
    D项:从疾病中恢复过来的人,1年不会再次被同样的流感病毒感染,只能说明疾病中恢复过来的人可能1年内不需要接种某种流感育苗,与是否需要接种其他的流感疫苗无关,属于无关选项,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61、C
    解析
    由图1电路到图2电路分析可知,g开关处断路,f的读数为0A,两灯泡由并联到串联,总电路电阻增大,则e的读数减小。
    c灯泡在图1的分压为电源电压,而在图2中,分压小于电源电压,则比原来暗。
    图1中,总电流为1.3A,f电流为0.9A,则d灯泡的电流为0.4A,并联电路的电压相同,所以d灯泡电阻大于c灯泡,则在串联之后,d分压大于c,所以d比c亮,即A、B、D项正确,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62、D
    解析
    A项,在无光的环境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故A项正确。
    B项,在有光的环境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储存有机物并产生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速率,所以氧气含量增加,故B项正确。
    C项,光线逐渐增强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速率,氧气含量增加,故C项正确。
    D项,光线逐渐减弱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减弱,呼吸作用不变,氧气含量降低,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63、C
    解析
    当向下推动活塞时,空气柱的长度变长,因此空气柱的振动变慢,音调越来越低,故C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64、D
    65、B
    解析
    问题求解: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一家四口,血型各不相同,则可以判断出父母血型为A、B或者AB、O型。已知儿子可以接受爸爸的血型,若父母为A或B型,则儿子为AB型,女儿为O型,则父母的血不能献给家里所有人使用;若父母为O、AB型,则子女为A或B型,爸爸是O型血,可以献给家里所有人使用,妈妈的血不能献给家里所有人使用,故B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66、C
    解析
    根据题目可知,为达到节能的目的,只有当天黑且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才提供楼道照明,则可知当光控开关断开时,无论声控开关处于什么状态,电路都应处于断开的状态,即光控和声控开关是串联的关系,故C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67、C
    解析
    由图中市区和郊区的热力环流图可知,无论化工厂建在郊区,市区或郊区与市区之间,污染物都会通过热力环流到达市区;而绿化可以选择建在市区内,可以阻断污染物通过热力环流在郊区和市区之间扩散,还可以减少温室效应,故C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68、A
    解析
    对N进行受力分析可知,N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即绳子的拉力等于N的重力;对M进行受力分析可知,M一开始受到重力、拉力、支持力,可能有斜面方向的摩擦力,加上拉力F之后,M一定受到绳子的拉力,重力,F这三个力的作用,仅受这三个力的作用有可能保持平衡状态,否则还可能收到沿斜面的摩擦力或斜面支持力的作用。
    选项分析:
    A项,绳子的力等于N的重力,一直保持不变,故A项正确。
    B项,M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B项错误。
    C项,M静止不动,所受的合外力一直为零,故C项错误。
    D项,M可能只受到3个力的作用,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69、C
    解析
    选项分析:
    A项,a到b时间段内,汽车的位移为直线,即汽车为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A项错误。
    B项,b到c时间段内,汽车的位移为零,汽车静止,故B项错误。
    C项,c到d时间段内,汽车为匀速直线运动,故C项正确。
    D项,汽车的出发点未知,即不可知汽车是否回到出发地,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70、B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其速度时间变化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故B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71、D
    解析
    D项符合题意: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支线港组成。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惟一的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后因明清海禁而衰落,泉州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东汉初年,宁波地区已与日本有交往,到了唐朝,成为中国的大港之一,两宋时,靠北的外贸港先后为辽、金所占,或受战事影响,外贸大量转移到宁波。其中,广州属于南海航线,宁波、泉州属于东海航线。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72、C
    解析
    C项错误:角蛋白系硬蛋白之一,是一类具有结缔和保护功能的纤维状蛋白质,来源于外胚层分化而来的细胞。它是外胚层细胞的结构蛋白,包括毛发、指甲、羽毛等,它还是一种不能直接为畜禽吸收利用的硬蛋白,主要存在于动物的鳞片、毛发、羽毛和蹄中。在人体的皮肤中,角蛋白主要分布在表皮层。A、B、D三项均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注:B项表述不严谨:羽毛应当为鸟类标志。
    73、A
    解析
    A项正确:因为地球大部分面积都被海水覆盖,又因为海水是蓝色的:在水深超过100米的海洋里,波长较长的光大部分都被海水吸收了,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所以从在外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
    故正确答案为A。
    74、C
    解析
    C项符合题意:2016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国会发表题为《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引用了古诗“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表明对中拉实现亲密合作的信心。且由“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可知,此国与我国地理位置相距较远。A项、D项是东南亚国家,B项是中亚国家,距离相对较近。C项是南美洲的国家,距离较远,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C。
    75、A
    解析
    本题考查浮力相关知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会受到液体竖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浮力。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下沉时排开液体的重力。当浮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且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就可以漂浮在液体之上。
    A项正确:科考船不论是在江水中还是在海水中,都为漂浮状态,此时浮力始终等于重力,所以船受到的浮力是不变的。
    B项错误:船在漂浮状态下的浮力等于重力,与水的密度无关。
    C项错误:船从江水到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不会因为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小而变小。
    D项错误:江水中的船所受到的浮力仍等于重力,不会因为排开江水的体积变化而变化。
    故正确答案为A。
   

gwytwo 发表于 2017-6-28 04:15:31


    76、D
    解析
    D项错误:我们的舌头其实只能分辨基础的味觉感知,如酸、甜、苦、咸这些。而对于味道的整体知觉更多是依靠嗅觉系统完成的。所以人在感冒鼻塞时,往往尝不出食物的味道。
    A项正确:触觉感受器是接受接触刺激,传导触觉和压觉的感受器,大量存在于皮肤当中。皮肤表面散布触点,尤其指腹处最多,所以指尖的触觉最为敏感。
    B项正确: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人看到物体时,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实际是上下颠倒的。
    C项正确:人体维持平衡主要依靠内耳的前庭部、视觉、肌肉和关节等本体感觉三个系统的相互协调来完成的。其中内耳的前庭系统最重要。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77、A
    解析
    A项错误:金刚石是最硬的矿石,是已知的世界上最硬的物质。滑石是世界上最软的矿石,任何一种矿物都能在滑石上划出痕迹。
    B项正确:按砂粒的直径划分为:微粒砂岩(0.125~0.0625mm)、细粒砂岩(0.25~0.125mm)、中粒砂岩(0.5~0.25mm)、粗粒砂岩(1~0.5mm)、巨粒砂岩(2~1mm)。
    C项正确:化石燃料也称矿石燃料,包括的天然资源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是由死去的有机物和植物在地下分解而形成的。
    D项正确:熔融的岩石或地壳下面的岩浆熔体在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当温度低于某种矿物的熔点时就会形成该矿物结晶。随着温度的持续下降,岩浆中所有的成份会形成一系列的矿物,例如形成橄榄石、辉石、角闪石与云母等多种矿物。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78、B
    解析
    B项错误:按照规定,凡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边要比东边早一天。
    A项正确: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故所有时区都以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线为基础。
    C项正确:夏时制,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间”。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调快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
    D项正确:“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一时区都按它的中央子午线来计量时间,即采用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地方平时,叫做标准时。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79、A
    解析
    A项错误:并非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例如病毒也属于生物,但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不具有细胞结构。故A选项的说法错误。
    B项正确:所有的生物都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
    C项正确:生物学上的生命周期是指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生命周期。
    D项正确:机体与机体内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叫做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80、B
    81、A
    82、D
    解析
    D项符合题意: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人口增长模式有三种类型:(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低低)。我国的人口模式已基本实现了从高、低、高向低、低、低的转变,即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故正确答案为D。
    83、C
    解析
    C项错误:准备活动可以使肺通气量及心输出量增加,使工作肌能获得更多的氧,而不是提高对氧气的利用率。
    A项正确: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间相互协调,为正式练习或比赛时生理功能迅速达到适宜程度做好准备。
    B项正确:皮肤温在调节散热中起主导作用,而皮肤温的高低决定于皮肤血流量的大小,准备活动即为剧烈运动或赛前的热身活动,可以使皮肤温升高,从而利于散热。
    D项正确:通过做准备活动,可使体温和肌肉温度升高,从而导致酶的活性增高,使肌肉的代谢得到加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84、B
    解析
    B项错误: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碰伤耳道并不会引起听力下降、听力减退;如果洁耳过度导致破坏鼓膜,则会引起听力下降、听力减退。
    A项正确:太多的噪音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
    C项正确:如果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这样容易出现听力锐减。
    D项正确:听觉中枢受损容易导致中枢性耳聋。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85、D
    解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D项错误:对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进行补贴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无法增加有效供给。
    B项正确:去库存方面,主要是解决房地产市场库存,重点是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解决房地产市场库存,还是要提高三、四线城市的吸引力,要在提高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上下功夫,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要能吸引住人,留得住人,既能就业,又很宜居,这才是真正解决房地产库存的必由之路。
    C项正确:降成本方面,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86、B
    87、D
    88、B
    89、A
    90、B
    91、C
    92、B
    93、B
    94、A
    95、A
    96、D
    98、B
    99、D
    100、C
   
    推荐:2017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