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ytwo 发表于 2017-6-28 09:35:05


    28.B【解析】“五花八门”指花样繁多,变化多端,在这里没有变化多端的意思,所以不正确。“颇有微言”指对某人或某事很有意见,反映很大,符合句意。“蠢蠢欲动”指敌人或坏分子策划或开始进行攻击破坏活动,不符合句意。“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符合句意。
    29.A【解析】A项中的“只”和“而已”意思重复。
    30.C【解析】A项中的“约束贪欲”“把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两者不应同时出现在一句中。B项中“把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不能等同于“约束贪欲”,该项也不连贯。D项同理于B。
    31.A【解析】短文通过几个数据,意在强调近年来全国缺水情况严重。
    32.C【解析】短文通过讲叙王旦和寇准的几个事例,以同样的事例不同的做法说明了王旦和寇准做事风格不同,并不是想单纯地突出王旦的个人性格。
    33.C【解析】根据文意,在古代,新疆库车属多民族聚居区域,而2007年在库车县城的改建过程中,发现了一批过去在新疆从未发现过的汉式古代墓葬,它们属于魏晋时期典型的汉式墓葬形式,说明了魏晋时期库车墓葬形式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34.B【解析】CD选项都只说了文段的一个方面,予以排除。A项不是文段的内容概括。
    35.A【解析】短文提到飓风强度增大与海洋温度上升密切相关,而海洋里这些额外的热量实质上是人类消耗能源造成的,这说明了降低能耗可减少自然危害。B项内容只是对问短表面内容的片面推测。原文段中的开一次灯,踩一下油门并没有破坏自然,C项排除。D项中人类的活动只要不是耗能活动就不存在增大飓风强度的问题,排除D项。
    36.D【解析】“当小机器……攀爬时”在句中只是一个时间状语,小机器人并不是文段要阐述的主要对象,文段重点要体现的是金字塔历史悠久。
    37.C【解析】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人们由于缺乏对角色之外人的内心深处的了解,因而会在认识中存在基于表面化或主观化的观点。故本文段支持的观点是C选项的观点。
    38.B【解析】制作精良、美观大方的鞋能使人精神倍增,这是鞋子给人带来的使用价值,而不是文化内涵,所以B项内容错误,当选。
    39.C【解析】由文中“既可以……也可以……并可为……”这句话说明了家长学会使用电脑时对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有诸多好处。
    40.A【解析】从文段“关键是”后面的内容可知是有一个确定的位置的,也就是即使现在处于逆境,我们也应当积极面对未来。
    41.B【解析】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公路收费,确实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现在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所以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改变公路高价收费的现状。
    42.B【解析】通过但字可以知道,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存在的问题。
    43.D【解析】文段已经谈到了观众注意力的选择成为电视媒体追逐的稀缺资源,所以接下来就应该谈到观众注意力如何影响电视媒体的品味。
    44.B【解析】文段“只是讲到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排除C项;文段讲的是思维而不是研究方法,所以排除A;D项与原文不符。
    45.A【解析】文段通过两个“假若”讲述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化问题。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46.B【解析】本题的规律为外框分别以长方形、菱形间隔出现,小白点顺时针旋转,小黑点逆时钟旋转。
    47.A【解析】每组图形中的小图形体积比为1:1/2:1/3,故正确答案为A。
    48.C【解析】第二个图是第一个图翻转所得,第三个图是第二图拼合而得。
    49.D【解析】第一个图形的左右部分相向移动再相背移动,分别形成第二图、第三图。
    50.A【解析】每组图的第二个小图,第三个小图分别是第一个小图折叠之后形成的局面。
    51.A【解析】第一、三五图均为四画且都是一个整体。
    52.C【解析】去同存异规律。
    53.A【解析】每组图的小图都是一个曲线字母和两个直线字母构成。
    54.D【解析】每组图中第一个图是第二个图的正视图,第三个图是第二个图的右侧视图。
    55.D【解析】略
    56.B【解析】由定义中的能力集可知应该是总体实力情况,所以选B.
    57.B【解析】A项的主体是公民个人,不符合法律文书的制定主体。C、D选项均属法律机关内部的行为。
    58.D【解析】只有D项是以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为基准的。
    59.A【解析】部分员工出国旅游是公司的一种组织行为,没有体现职工的努力受到的表扬、晋升与重视。故A项不属于非经济薪酬。
    60.C【解析】由定义中的关键短语“想出各种理由”可知C项不属于文饰作用。
    61.B【解析】B项的土耳其移民女性的症状是属于势单力薄的群体由于新文化与母文化的巨大差异产生的。
    62.A【解析】由定义中的关键信息“将为他人保管的财物或者其他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可知,选项A是典型的侵占罪。
    63.D【解析】模仿反射的结果是“明白动作产生主体的意图”,D项中大人只是威吓,并不会真的行动,但小孩不明白只是吓他的,因而哭了,不符合定义。
    64.B【解析】A选项没有“刺激”出现,排除;C、D选项中出现的“刺激”是正面的、积极的,排除,故正确答案选B。
    65.C【解析】比较四个选项,可知C最符合定义。A项提到的市场太小;B项中每家企业都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也不正确;D项中没有提到控制能力。故选C。

gwysix 发表于 2017-6-28 10:13:34


    66.B【解析】这是一个充分条件的联言判断。B项是否定后件从而否定前件的推理,是成立的。A项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是真正确的推理;C项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也不是正确的推理;D项,题干中并未指出因为农产品价格过低才使生物燃料迅速增加,因此D项不正确。故本题选B。
    67.A【解析】题干中说中国经济中心由南向北移的原因是北方自然条件差。而A项的“自然环境并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恰好反驳了上述论证。
    68.C【解析】此题为直接推导型题。由“当人们……造成……”可推知C为文段直接结论。文段只是说欧洲因臭氧污染导致的死亡率严重增加,而非最为严重,A项排除;文段中说“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之后”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故B项排除;“伤害尤为严重”和“对臭氧污染最为敏感”并不等同,故D项排除。
    69.D【解析】一种商品的销售情况主要取决于价格和质量两个方面,即性价比的高低,题干中分析人员认为“水货”冲击了正规渠道产品的销售是因为“水货”价格更有优势,因此隐含的前提是“水货”质量也不错,选项中只有D项提到性价比更高,即包含了质量不错这一含义。故选D。
    70.B【解析】依据题干和一般常识,A、C、D三项都是有可能的。B项如果正确,则说明是先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后有给他们令人愉快的工作环境,而不是题干中所说的先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然后他们才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B项是最不可能的。
    71.C【解析】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的联言判断。肯定后件并不能肯定前件,故A错误。只要《毛主席语录》的出版先于或同时于李同所在的年代,李同就可能读过,因此可以李同出生在60年代及以后的年代,只有C项正确。
    72.D【解析】由“不过,他也没有拒绝奖金,否则他就成了萨特”可以推出萨特拒绝了奖金,但并不知道萨特是否出席了颁奖典礼,故A错;题干没有提到萨特的年代和《等待戈多》的写作年代,故B、C均错。由题干可知贝克特本应以《等待戈多》的作者的身份出席颁奖典礼,可推出他是因《等待戈多》而获得诺贝尔奖。故本题选D。
    73.B【解析】估价时对某个特定时间的价值做出估计,而不是估计作业开始的特定时间
    74.B【解析】当X溶液温度升高时,X的化学活性增强;当X溶液与Y溶液混合后升高混合液的温度时X的活性不变,Y活性增强;单独加热Y溶液时Y活性不变。因此把X和Y混合时,二者表现出的活性与单独被研究时不同。故B项正确。
    75.D【解析】可知四个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由老二和老四的话矛盾可知说假话者必为其中一人,那么老大、老三的话为真话,由此可以推出老四中奖。
    76.D【解析】并列关系
    77.D【解析】种属关系
    78.B【解析】同义语的口语形式和书面形式
    79.A【解析】因果顺承关系
    80.C【解析】近义词关系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08年四川省公务员行测真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