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yone 发表于 2017-6-28 11:50:49


    75.游泳是人体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进行的一项运动。人在陆地上的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走、跑、跳、投等习惯性的运动技能,由于活动环节、姿势、呼吸、动力等因素的改变,都不能在水中直接运用。因此,凡是初学游泳的人,不是先学某一个动作,而是先从熟悉水性这个环节开始亲临水中了解水的浮力、压力、阻力,体验水中运动技能形成的感觉。消除怕水的恐惧心理,是学习游泳的入门关键。
    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游泳是人体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进行的一项运动
    B.人在陆地上的运动技能可以直接在水中运用
    C.初学游泳的人先从熟悉水性开始
    D.消除怕水的恐惧心理,是学习游泳的入门关键
    【解析】“人在陆地上的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走、跑、跳、投等习惯性的运动技能,由于活动环节、姿势、呼吸、动力等因素的改变,都不能在水中直接运用”直接点明了人在陆地上的运动技能不能直接在水中运用。故选B。
    76.虽然帧扩展技能可以增加千兆位以太网的地理跨距,但是当大量传输短帧时会造成系统带宽浪费严重,大大降低了半双工模式下的传输性能.千兆位以太网采用帧突发技术解决了大量短帧传输所收起的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帧突发技术可以使一个站点一次能连续发送多个帧,是千兆位以太网的一个可选功能。
    解决了千兆位以太网传输性能下降问题的一项技术是()
    A.帧扩展技术B.半双工模式
    C.帧突发技术D.千兆位以太网的一个可选功能
    【解析】“千兆位以太网采用帧突发技术解决了大量短帧传输所收起的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直接说明了解决千兆位以太网传输性能下降问题的是“帧突发技术”。故选C。
    77.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具有某种程度的暧昧性和矛盾性.对物质文化和科技文化一般比较乐于接受,而一旦涉及到精神文化层面时则常常比较踌躇,甚至是内在抵制。这构成中西文化互动的复杂性。物质文化和科技文化具有直接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功能,同时和增强国力密不可分,而且科技文化又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民族性和特殊性有极大不同。
    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对西方文化在精神层面较易接受
    B.中国对西方文化的物质层面常常比较踌躇,甚至是内在抑制
    C.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具有某种程度的暧昧性和矛盾性
    D.中西文化有很大差异,水火不容
    【解析】从“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具有某种程度的暧昧性和矛盾性,对物质文化和科技文化一般比较乐于接受,而一旦涉及到精神文化层面时则常常比较踌躇,甚至是内在抵制”可以直接排除ABD。故选C。
    78.要买铁炒锅,不要买不锈钢炒锅,因为不锈钢炒锅易糊锅,又不好清洗,而且化学结构复杂。大家知道,用不锈钢杯子泡的茶水就不好喝。据《食品与健康》杂志介绍,不要用不锈钢锅长期烹饪食物,也不要用不锈钢锅长期盛放油、酱、醋等食品,因为使用不当会释放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能与含有碱性的茶生成有毒、有害的氧化物。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不锈钢炒锅比铁锅好
    B.不锈钢炒锅可以长期盛放油、酱、醋等食品
    C.不锈钢炒锅可能会释放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D.铁锅化学结构复杂,会释放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解析】“要买铁炒锅,不要买不锈钢炒锅”,通过这句话就可以排除A。“不要用不锈钢锅长期烹饪食物,也不要用不锈钢锅长期盛放油、酱、醋等食品,因为使用不当会释放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通过这句话我们就可排除B。不锈钢锅释放有害的物质是因为使用不当,而并非是因为它的化学结构复杂排除D。故选C。

gwythree 发表于 2017-6-28 12:06:14


    79.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对人的本性有着透彻的分析,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孔子学说从汉代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支柱,统治着广大学者以至普通人民的思想。孔子学说中最重要的信条是,每个人必须知道他或她在社会等级制度中所处的地位,必须固守而不能逾越。这就大大妨碍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就限制了人对自己周围事物的自由探讨。
    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A.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
    B.孔子对人的本性等有着透彻的分析
    C.孔子让每个人必须知道他或她在社会等级制度中所处的地位
    D.孔子学说对后世影响巨大,同时也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解析】这段文字有两部分,前两句话说明孔子学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影响。后两句说明孔子学说的信条有其局限性,对人们的思想具有消极的影响。故选D。
    8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A.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
    B.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91.1996年至2000年中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年平均多少亿美元( )
A.126.02 B.133.98 C.130.398 D.108.665
【解析】(102+120.74+126.02+140.99+162.24)/5=130.398。故选C。
92.上表中的?应填入下列哪一个数字( )
A.501599 B.50159900 C.50l5.99 D.5016
【解析】5758.79-742.8=50l5.99。故选C。
93.下列判断哪一个最准确( )
A.1996年至2000年间中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逐年增加
B.1999年港澳台同胞占入境旅游人数的98.41%
C.1997年中国旅游(外汇)收入世界排名第七
D.1996年至2000年间到中国的外国人逐年增加
【解析】1999年港澳台同胞占入境旅游人数的88.42%,1997年中国旅游(外汇)收入世界排名第八,1998年到中国的外国人比增1997年的要少。故选A。
94.2000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比1996年增加百分之多少( )
A.163.2 B.63.2 C.162.9 D.62.9
【解析】(8344.39-5112.75)/5112.75=63.20%。故选B。
95.1996年至2000年到中国旅游的外国人人次数是( )
A.3988.38万人次 B.3987.27万人次
C.3997.37万人次 D.3986.67万人次
【解析】把1996年到2000年间的外国旅游人次相加即得B。故选B。
三、图形资料(96~100题):
(一)某地2004年至2007年乘用车保有量结构变化图
   

    96.该地2007年乘用车总保有量比2006年增长约()
    A.32.6%B.24.5%C.35.6%D.25.2%
    【解析】(175-132)/132=32.6。故选A。
    97.该地2007年小型车数量占该车乘用车总数的比率与2005年相比()
    A.增长了10.8个百分点B.减少了10.8个百分点
    C.增长了12.8个百分点D.减少了12.8个百分点

gwythree 发表于 2017-6-28 12:22:11


    【解析】2007年小型车数量占该车乘用车总数的比率为59.3/175=33.89%,2005年小型车数量占该车乘用车总数的比率20/95=21.06%,故约增长了12.8%。故选C。
    98.与上一年相比.乘用车保有量增幅最大的是()
    A.2006年小型车B.2005年小型车
    C.2007年普通车D.2007年高级车
    【解析】2006小型车增辐为(44-20)/20=120%,2005年小型车增辐为负数,2007年普通车增辐为(80.2-60.1)/60.1=33.45%,2007年的高级车增辐为(35.5-27.9)/27.9=27.24%。故选A。
    99.相对于2004年,2005年该地哪种车型增长数占该车乘用车总数的比率最大()
    A.普通车B.高级车
    C.小型车D.以上答案都不对
    【解析】普通车车型增长数占该车乘用车总数的比率为45/95-32/70=-2.27;高级车型增长数占该车乘用车总数的比率为30/95-13.3/70=12.58;小型车车型增长数占该车乘用车总数的比率20/95-24.7/70=-14.24。故选B。
    100.从上图可以推断出()
    A.该地汽车发展迅速,各种车型均保持大幅增长
    B.总体该地乘用车逐年增长
    C.高级车一直以较大幅度增长
    D.小型车增长幅度稳定
    【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故选B。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
    D.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 
    【解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汁检查取代了审计”可排除C。从“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可排除BD。故选A。第四部分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然后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一、文字资料(81~85题):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江苏省各级卫生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全面推进中医药、卫生监督、科技人才建设和卫生行风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稳步发展。现将2006年江苏省卫生机构、床位、人员、医院工作、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等基本情况简报如下:
    卫生机构总数继续增加。2006年末,江苏省卫生机构总数17143个(含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比上年增加1819个,增长11.87%。卫生机构总数增加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各地加强了城市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今年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1418个,较上年增长56.61%,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个,增长74.07%,(相应的减少了卫生院65个,减少4.42%)。另外今年新增诊所229所,较上年增长11.19%。
    2006年江苏省医疗机构16614个,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1442个,较上年增长17.21%,占医疗机构总数68.87%;营利性医疗机构5073个,较上年增长上2.65%,占医疗机构总数的30.53%。医疗机构按经济类型分,国有3736个,占全省医疗机构的22.48%;集体5871个,占35.34%;联营73个,占0.44%;私营医疗机构5275个,占31.75%。与上年比国有医疗机构增加193个,增长5.45%;集体医疗机构增加1215个,增长26.04%;私营医疗机构增长了5.97%。医疗机构中.医院1061个,比上年增加47个;卫生院1407个,比上年减少65个(减少的卫生院大多被改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395个,比上年增加2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8个,比上年减少了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7个;与上年相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8个,比上年增加80个;另外,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服务站13361个,较上年增加1732个。

gwyfour 发表于 2017-6-28 12:58:00


    81.2006年度,江苏省医疗结构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比营利性医疗机构多()
    A.5871个B.1418个C.6369个D.5275个
    【解析】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比营利性医疗机构多11442-5073=6369个。故选C。
    82.与上年相比,2006年度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增长率比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增长率()
    A.多17.46个百分点B.少17.46个百分点
    C.多26.04个百分点D.少26.04个百分点
    【解析】社区卫生服务站较上年增长56.6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长74.07%,74.07%-56.61%=17.46个百分点。故选A。
    83.由上文可以看出,以下四种医疗机构中,2006年度增加最多最快的是()
    A.国有医疗机构B.集体医疗机构
    C.私营医疗机构D.合资医疗机构
    【解析】阅读资料,显然集体医疗机构增加1215个,增长率为26.04%为最多最快。故选B。
    84.2006年度,江苏省卫生院的数量比医院的数量()
    A.多34.6%B.少34.6%C.多346个D.少346个
    【解析】卫生院有1407个,医院有1061个,1407-1061=346个。故选C。
    85.2006年度,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数量是()
    A.2505个B.1418个C.13361个D.3923个
    【解析】2006年度服务站数量为1418÷56.61%+1418=3923个。故选D。
    二、表格资料(86~95题):
    (一)医疗机构诊疗和入院情况统计表

   
      
            
            年份
            
            
            诊疗人次(亿次)
            
            
            入院人数(万人)
            
      
      
            
            合计
            
            
            医院
            
            
            卫生院
            
            
            合计
            
            
            医院
            
            
            卫生院
            
      
      
            
            1980
            
            
            25.53
            
            
            10.53
            
            
            …
            
            
            2247
            
            
            2247
            
            
            …
            
      
      
            
            1985
            
            
            24.11
            
            
            13.11
            
            
            11.00
            
            
            4331
            
            
            2560
            
            
            1771
            
      
      
            
            1990
            
            
            25.59
            
            
            14.94
            
            
            10.65
            
            
            5140
            
            
            3182
            
            
            1958
            
      
      
            
            1991
            
            
            26.14
            
            
            15.32
            
            
            10.82
            
            
            5292
            
            
            3276
            
            
            2016
            
      
      
            
            1992
            
            
            25.69
            
            
            15.35
            
            
            10.34
            
            
            5222
            
            
            3262
            
            
            1960
            
      
      
            
            1993
            
            
            22.05
            
            
            13.07
            
            
            8.98
            
            
            4921
            
            
            3066
            
            
            1855
            
      
      
            
            1994
            
            
            22.42
            
            
            12.69
            
            
            9.73
            
            
            4992
            
            
            3079
            
            
            1913
            
      
      
            
            1995
            
            
            21.90
            
            
            12.52
            
            
            9.38
            
            
            5033
            
            
            3073
            
            
            1960
            
      
      
            
            1996
            
            
            22.39
            
            
            12.81
            
            
            9.58
            
            
            5023
            
            
            3100
            
            
            1923
            
      
      
            
            1997
            
            
            21.57
            
            
            12.27
            
            
            9.30
            
            
            5044
            
            
            3121
            
            
            1923
            
      
      
            
            1998
            
            
            21.25
            
            
            12.39
            
            
            8.86
            
            
            4995
            
            
            3238
            
            
            1759
            
      
      
            
            1999
            
            
            20.82
            
            
            12.31
            
            
            8.51
            
            
            5073
            
            
            3379
            
            
            1694
            
      
      
            
            2000
            
            
            21.23
            
            
            12.86
            
            
            8.37
            
            
            5297
            
            
            3584
            
            
            1713
            
      
      
            
            2001
            
            
            20.87
            
            
            12.50
            
            
            8.37
            
            
            5464
            
            
            3759
            
            
            1705
            
      
      
            
            2002
            
            
            21.45
            
            
            12.43
            
            
            7.30
            
            
            5991
            
            
            3997
            
            
            1654
            
      
      
            
            2003
            
            
            20.96
            
            
            12.13
            
            
            7.10
            
            
            6092
            
            
            4159
            
            
            1626
            
      
      
            
            2004
            
            
            22.03
            
            
            13.05
            
            
            7.03
            
            
            6676
            
            
            4673
            
            
            1621
            
      
      
            
            2005
            
            
            23.05
            
            
            13.87
            
            
            6.99
            
            
            7184
            
            
            5108
            
            
            1641
            
      
   

gwytwo 发表于 2017-6-28 13:30:54


    86.1998年至2006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额的中位数(中位数是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比损失最小年份的损失额()
    A.高76.3%B.低76.3%C.高31.4%D.低31.4%
    【解析】中位数为2006年的43.2,最小的损失额为24.5,故中位数比最小额高(43.2-24.5)÷24.5≈76.3%。故选A。
    87.1999年至2006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最大直接经济损失比最小直接经济损失多()
    A.105%B.108%C.95%D.110%
    【解析】1999年至2006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最大直接经济损失为51.0,在2002年,最小损失为24.5在1999年,故多(51.0-24.5)÷24.5≈108%。故选B。
    88.1999年至2006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是1948年直接经济损失的()
    A.15.18%B.72.56%C.23.14%D.27.44%
    【解析】1999年至2006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是(24.5+49.5+35.0+51.0+48.7+40.9+36.5+43.2)÷8=41.l625,是1998年的41.l625÷150≈27.44。故选D。
    89.1999年至2004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于该期间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的年份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析】1999年至2004年期间平均值为(24.5+49.5+35+51+48.7+40.9)÷6=41.6,故2000年、2002年、2003年三年高于此值。故选C。
    90.与上一年相比,下列年份中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0年B.2003年C.2002年D.2006年
    【解析】观察统计图,简单计算,显然2000年增长率最高,大于100%。故选A。
    (二)1996年-2000年中国旅游产业概况表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08年江苏省考《行测》C类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