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0:48:55

【江苏】2008年省考《行测》A类真题及解析

2008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A类)
答题注意事项
一、此项测验分为四个部分,共105题,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总时限为100分钟,各部分虽未划分时段,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答题时合理分配时间。
二、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涂写好准考证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三、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题本上答题,一律无效。
四、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方可答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答题。题本、答题卡、草稿纸一律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
如果你违反了上述任何一项要求,都将影响你的成绩。
五、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六、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共25题,参考时限25分钟)
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1.27,29,33,41,57,()
A.87 B.88 C.89 D.91
【解析】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得到2,4,8,16,(32)的等比数列,故选C。
2.2,7,14,98,()
A.1370 B.1372 C.1422 D.2008
【解析】从第三项开始,前两项的乘积等于第三项,故选B。
3.2000.1.1,2002.3.5,2004.5.9,2006.7.13,()
A.2008.8.8 B.2008.18.16 C.2008.9.20 D.2008.9.17
【解析】年份成等差数列。所以选D。
4.5,24,6,20,4,(),40,3
A.28 B.30 C.36 D.42
【解析】分段数列。两项两项为一段,积为120。故选B。

gwytwo 发表于 2017-6-28 02:15:19

5.90,30,12,6,4,()
A.4 B.2 C.6 D.7
【解析】分段数列。两项两项为一段,商为3、2、(1),故选A。
6.1,8,21,40,(),96
A.55 B.60 C.65 D.70
【解析】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得到7,13,19,(25),(31)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故选C。
7.448,516,639,347,178,()
A.163 B.134 C.785 D.896
【解析】这个数列乍看没有什么规律,各个数字间很难找出什么联系,其规律隐藏在数字之中,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题型。每个数字有三位数,将百位和十位的数相加等于个位上的数。故选B。
8.
A.8 B.9 C.10 D.11
【解析】,,(10)。故选C。
9.1144,1263,1455,1523,(),1966
A.1763 B.1857 C.1873 D.1984
【解析】将各项分为两个两位数字来看,千位和个位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百位和十位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那么,,,,,,故选B。
10.-27,-7,1,3,5,13,()
A.33 B.31 C.27 D.25
【解析】,,,,,,,所以正确答案是A。
二、数学运算。通过运算,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一个答案。
11.+++……+……=()
A.B.1 C.D.无法计算

gwyfour 发表于 2017-6-28 02:46:08

【解析】前n项和为S=+++……+= ×(-+--+……+-)= ×(-)=,故其极限为,所以选A。
12.设“*”的运算法则如下:对任何若,则;若,则。则(1*2)+(2*3)+(3*4)+(4*5)+(5*6)+(6*7)+(7*8)+(8*9)+(9*10)=()
A.125 B.115 C.105 D.120
【解析】(1*2),(2*3),(3*4),(4*5)都满足,所以按计算,(5*6),(6*7),(7*8),(8*9),(9*10)都满足,所以按计算,即:
(1*2)+(2*3)+(3*4)+(4*5)+(5*6)+(6*7)+(7*8)+(8*9)+(9*10)

。故选B。
13.已知公差为2的正整数等差数列为,则该数列满足不等式<<的所有项的和为()
A.12320 B.12430 C.12432 D.12543
【解析】公差为2的正整数数列为奇数列,满足条件的最小为3,最大为221,故和为。故选A。
14.一根长200米的绳子对折三次后从中间剪断,最后绳子的段数是()
A.8 B.9 C.11 D.16
【解析】对折3次后是8根,从中间剪断后多16个头,加上原来绳子的2个头,总计18个头,2个头一个线段,所以有段。故选B。
15.在999张牌上分别写上数001,002,003,…,998,999。甲、乙两人分这些纸牌,分配办法是:凡纸牌上写的三位数字的三个数码都不大于5的纸牌属于甲,凡牌上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码大于5的纸牌属于乙。例如,324,501等属于甲,而007,387,923等属于乙,则甲分得牌的张数为()
A.215 B.216 C.214 D.217
【解析】所有三位数字的三个数不大于5的数总共有:个,除去000,故甲分得的牌的张数为张。故选A。
16.一个球体的半径增加10%后,它的表面积增长百分之几?()
A.l0% B.21% C.33.1% D.21%

gwysix 发表于 2017-6-28 04:01:49

【解析】球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故半径增加10%后,表面积增加。所以它的表面积增长了21%,故选B。
17.将104张桌子分别放到14个办公室,每个人办公室至少放一张桌子,不管怎样分至少有几个办公室的桌子数是一样多?()
A.2 B.3 C.7 D.无法确定
【解析】若要让办公室中桌子数不同,可以按自然数列分放,那么14个房间需要张,故最少有2个办公室的桌子数是一样的。故选A。
18.一条船从甲地到乙地要航行4小时,从乙地到甲地要航行5小时(假定船自身的速度保持不变),今有一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所需小时为()
A.12 B.40 C.32 D.30
【解析】设甲地到乙地距离为l,那么水速为,则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需小时。故选B。
19.某商品原价为30元,第一年提价10%,第二年又降低10%,第三年又提价10%,则第三年该商品的最后价格为()
A.29.7元 B.32.67元 C.30元 D.33元
【解析】该商品最后的价格为元。故选B。
20.五个一位正整数之和为30,其中两个数为1和8,而这五个数和乘积为2520,则其余三个数为()
A.6,6,9 B.4,6,9 C.5,7,9 D.5,8,8
【解析】由结果是2520,个位数是0就可以知道这五个数中含5,,所以另外两个数为7和9。故选C。
21.甲、乙、丙三人合修一条公路,甲、乙合修6天修好公路的,乙、丙合修2天修好余下的,剩余的三人又修了5天才完成。共得收入1800元,如果按工作量计酬,则乙可获得收入为()
A.330元 B.910元 C.560元 D.980元
【解析】设甲、乙、丙三人的工作效率分别为、、,可列三元一次方程为,,,解得,,。乙一共工作了天,完成全部工作量的,应得元。所以选B。
22.台风中心从A地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离台风中心30公里内的地区为危险区,城市B在A的正东40公里处。B城处于危险区内的时间为()

gwyfive 发表于 2017-6-28 04:26:09

A.1.5小时 B.1小时 C.0.5小时 D.2小时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从a点移动到b点的时间内城市B都受影响,所以我们求出ab的长就可以求出时间。图中aB=30,Bc=Ac=40sin45°=20,所以ac==10,所以需要小时。所以选B。

23.某一天节秘书发现办公桌上的台历已经有9天没有翻了,就一次翻了9张,这9天的日期加起来,得数恰好是108,问这一天是几号?()
A.14 B.13 C.17 D.19
【解析】用,可以得出小张翻的台历第5张是12日,则第9张应该是16日,故这一天应该是17日。所以选C。
24.一个箱子中有若干个玩具,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收回去一个玩具,这样共拿了5次,箱子里还有5个玩具,箱子原有玩具的个数为()
A.76 B.98 C.l00 D.120
【解析】可应用排除法解题。根据题干条件可知,第一次拿走一半后再送回一个,剩下的仍可被2整除,而符合这个条件的选项只有B。所以选B。如果用一般的倒推法则此题很浪费时间。
25.某企业的净利润(单位:10万元)与产量(单位:100万件)之间的关系为:,问该企业的净利润的最大值是多少万元?()
A.5 B.50 C.60 D.70
【解析】对函数求导,得到,令,解得,;,。故选A。
第二部分判断推理
(共45题,参考时限45分钟)
一、类比推理。先给出一组或多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26.宗教:基督教:新教 ()
A.国家:民族:区域 B.政府:机关:机构
C.心灵:心情:亲情 D.水果:苹果:红富士

gwyfive 发表于 2017-6-28 05:15:20

【解析】“宗教”、“基督教”和“新教”的关系是:“基督教”是“宗教”的一种,“新教”是“基督教”的一种,三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选项中符合这种关系的只有D。故选D。
27.医生:医院:医疗()
A.勇士:勇敢:斗士 B.战场:战士:革命
C.士兵:军营:军事D.战争:战斗:战场
【解析】“医生”、“医院”和“医疗”的关系是:“医生”在“医院”里从事“医疗”工作。符合这一关系的是“士兵”在“军营”里从事“军事”工作。故选C。
28.喜儿:《白毛女》:戏剧()
A.孙悟空:《西游记》:传奇 B.祥林嫂:《祝福》:小说
C.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 D.林冲:《水浒》:古典
【解析】“喜儿”是《白毛女》中的女主人公,《白毛女》的体裁是戏剧;“祥林嫂”是《祝福》里的女主人公,《祝福》的体裁是小说。故选B。
29.考古学家:研究:文物()
A.图书:分析:课本 B.小说家:创作:小说
C.督察:罚款:警察局 D.工人:劳动:工厂
【解析】“考古学家”、“研究”和“文物”的关系是:“考古学家”是“研究”“文物”的人。选项中“小说家”是“创作”“小说”的人符合这一关系。故选B。
30.建筑:凝固的音乐:哥特式建筑()
A.运动:使人健康的方式:生命 B.眼睛:心灵的窗户:丹凤眼
C.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6 D.音乐:流动的符号:钢琴
【解析】“建筑”、“凝固的音乐”和“哥特式建筑”的关系是:将“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哥特式建筑”是形容“建筑”的一种风格。选项B将“眼睛”比喻为“心灵的窗户”,“丹凤眼”是形容“眼睛”的一种形态。选项C“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这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不是比喻。故选B。
31.春花:秋月:江南()

gwytwo 发表于 2017-6-28 05:29:10

A.报名:考试:人生 B.领导:群众:工作
C.青山:绿水:古城 D.白云:蓝天:快乐
【解析】“春花”、“秋月”是写景的词,“江南”是一个地点。符合这种关系的选项只有C。“青山”、“绿水”是写景的,“古城”是地点。故选C。
32.小说:诗歌:文学()
A.绘画:国画:水彩画 B.阿拉伯语:汉语:语言
C.音高:音色:音乐 D.销售:销售渠道:销售人员
【解析】“小说”和“诗歌”都是“文学”的一种体裁,“小说”,“诗歌”都可称为是“文学”。“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语言”的一种形态,“阿拉伯语”,“汉语”都可称为“语言”。故选B。
33.农民:农具:土地()
A.赛道:接力赛:运动场 B.实验员:仪器:操作台
C.教案:教师:讲台 D.的哥:公交:的士
【解析】分析题于中所给例子,农民:农具:土地可以理解为动作主体:主体使用工具:主体工作范围,选项B中正好符合这一顺序。故选B。
34.广播:电视:报纸()
A.卫青:霍去病:汉王朝 B.清蒸:红烧:油炸
C.股票:基金:纸张 D.恒星:慧星:哈雷
【解析】题干广播:电视:报纸同为大众传媒方式之一,同样,选项B中清蒸:红烧:油炸同为做菜中的一种方式。故选B。
35.冷漠:冷酷:热情()
A.束缚:禁锢:解放 B.顽强:强烈:开放
C.劳动:薪水:工资 D.海水:盐分:氯化钠
【解析】题干冷漠:冷酷:热情排列顺序中前两者为近义词,后者为前者的反义词。同理,选项A中束缚与禁锢为近义词,解放是前二者反义词。故选A。

gwysix 发表于 2017-6-28 06:22:32

36.草莓:苹果:水果()
A.树叶:树干:树木 B.春天:秋天:四季
C.打球:跑步:运动 D.电灯:日光灯:节能灯
【解析】草莓:苹果:水果中的规律为前两者是一类事物,最后是这一类事物的总称。选项C中打球、跑步同属于运动,因此本题选C。B项容易混淆,春天、秋天并非同一类事物,因此不选。故选C。
37.战争:活动:武器()
A.歌曲:歌唱:音乐 B.比赛:广播:电台
C.学习:过程:书本 D.步行:锻炼:骑车
【解析】题干关系为行为名称:实质:使用工具,因此本题中选项C符合。学习是一种行为,学习是一个增长心智的过程,学习需要使用书本。故选C。
38.爱因斯坦:物理学:相对论()
A.达尔文:进化论:生物学 B.休谟:哲学:不可知论
C.五权分立:政治:孙中山 D.美国人:行政学:威尔逊
【解析】题干中关系为人物:人物所属学科:人物主要观点,休谟是一历史人物,哲学是他的学科,不可知论是他提出的主要观点,故选B。
39.小鸟:飞翔:天空()
A.大地:种植:高粱 B.蟋蟀:欢叫:草丛
C.蝴蝶:夏荷:飞舞 D.山坡:爬山:青藤
【解析】题干中小鸟是动物,飞翔是小鸟的活动状态,天空是小鸟活动的空间,即动物:活动状态:活动空间,故选B。
40.水牛:牲畜:乡村()
A.小鸟:鸣叫:树林 B.生物:鱼虾:湖水
C.台灯:书本:书桌 D.母鸡:家禽:打谷场
【解析】题干中水牛:牲畜:乡村关系为动物:动物所属类型:动物活动的地点,根据这一关系推理得出选项D符合。母鸡是动物,家禽是母鸡所属类型,打谷场是母鸡的活动地点。故选D。
二、图形推理。本部分共10题。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
(一)每道题在左边的题干中给出一套图形,其中包括五个图,这五个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右边给出一套图,其中有四个图,从中选出惟一的一项作为保持左边五个图规律性的第六个图。

gwyfour 发表于 2017-6-28 07:47:58

41.

   
      
            


      
      
            


      
      
            


      
      
            


      
   

三、逻辑判断。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51.某大学所有公共管理专业的二年级贫困生都申请到了助学贷款。所有申请到助学贷款的学生都交齐了学费。有些公共管理专业的二年级学生通过课余做家教来积攒学费。只有交齐了学费,该大学才能让学生注册。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也有人课余做家教,但也有人没有交齐学费。
据此,下列除了哪项判断其余各项判断都必然为真?()
A.该大学所有公共管理专业的二年级贫困生都交齐了学费
B.该大学做家教的学生中可能有公共管理专业二年级贫困生
C.该大学有人没有注册,他们可能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
D.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贫困生都顺利注册
【解析】“只有交齐了学费,该大学才能让学生注册。”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但是交齐了学费不一定就都能注册。何况,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贫困生未必都申请到了助学贷款,因为题中只说公共管理专业的二年级贫困生都申请到了助学贷款。其他年级的题中并没有讲到。故选D。
52.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假定这种理解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A.到了长城的人就一定是好汉
B.如果是好汉,他一定到过长城
C.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
D.不到长城,也会是好汉
【解析】“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为真,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形式的否定后件式,可以推出“是好汉,所以,到过长城。”“如果……那么”关系属于充分条件,只能由前项推出后项,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A、D两项属于无效形式,故选B。

gwysix 发表于 2017-6-28 08:47:50

53.所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下列哪项判断与上述判断的涵义最为相近?()
A.有的天气预报不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
B.有的天气预报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
C.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不是准确无误的
D.所有的天气预报必然是准确无误的
【解析】“所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可以推出“有些天气预报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与此句有相同意思的一项为“有的天气预报不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其中不必然的意思为有可能,连起来就是“有些天气预报可能不是准确无误的”,这样本题就选出了答案。其他各项不合题意。故选A。
54.小张一定想报考某中学。因为所有想报考某中学的小学生都参加了该中学举办的冬令营,而小张参加了该中学举办的冬令营。下列哪项判断能够最好地加强上述论证?()
A.所有想参加该中学举办的冬令营的学生都想报考该中学
B.有的不想报考该中学的小学生也参加了该中学举办的冬令营
C.小张在小学6年学习中成绩一直非常优秀
D.小张参加该中学举办的冬令营是因为他父母强烈建议他参加
【解析】本题属于加强型推理题目。因为想报考某中学的小学生都参加了该中学举办的冬令营,小张参加该中学举办的冬令营,还想报考某中学,这就必然的需要一个关于该中学的条件,而选项中只有A项强调了这一点,若“所有想参加该中学举办的冬令营的学生都想报考该中学”,则定能实现“小张一定想报考某中学”的说法。B、C、D三项没有起到加强题干判断的目的,故选A。
55.为了实施最佳配合,在确定某排球赛上场队员的组成时,甲、乙、丙三位教练对小王和小李是否上场表态如下:
甲:“只有小王上场,小李才上场。”
乙:“如果小王上场,则小李上场。”
丙:“或者小王上场,或者小李上场。”
据此,下列哪项判断为不可能推出的结论?()
A.三人的话都是真的
B.三人的话都是假的
C.三人的话两假一真
D.三人的话两真一假
【解析】假设乙丙为真,则甲为假。故选A。
56.目前,中国人的交流方式已经大大改变,人们普遍使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因为有关部门最近在一所高校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中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人已占到被调查对象的95%。
下列陈述中哪项判断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大学生追求时尚,对新技术容易适应
B.仅有5%的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正在学习互联网通信技术
C.调查的范围太小,恐怕不能反映当前所有中国人的真实情况
D.有些大学生仍喜爱传统的书信交流方
【解析】从题干来看,所要证明的论点是人们普遍使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而它所用的论据是高校中调查显示学生中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人已占到被调查对象的95%。题目要求选出最削弱论点的陈述,就是要找到最削弱论据的陈述。选项A是支持论据的,选项B、D削弱力度不够强,故选C。
57.天降大雪,多条高速公路纷纷关闭,有些高速公路管理者认为,如果不关闭高速公路,就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但是,很多司机并不同意这种观点。
据此,下列哪项判断最有可能是这些司机所同意的观点?()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2008年省考《行测》A类真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