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4日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下午)
1.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中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参考解析]:
正如一句法律谚语曰:法律乃治国之重器,良法乃善治之前提。材料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全民守法;第二,制定良法。这种倡导也正符合我国当下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趋势。倡导全民守法,制定良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有利于保护公民正当法益。
关于全民守法,我认为是法律的本质含义,法律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律也是公民维护诉求的利器。正如,秋菊打官司所言,我只要一个说法。
关于制定良法,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恶法非法。只有良法,才是公民本质权利的体现才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否则极易出现,形同希特勒纳粹之恶法。
关于全民守法与制定良法的关系,正如明代张居正所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相比立法,守法更难。
实践中,怎样更好的在华夏大地推进全民守法,制定良法的氛围呢?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努力:首先,立法上,严把立法关,从严要求,制定良法。其次,执法上。严守执法关。从高要求,强化监督;最后,守法上,重在倡导,提升公民法律素养。
总而言之,正如韩非子所言,“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只要我们坚定的推行,全民守法,制定良法。一定会尽早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中国梦。
2.有一个宋国的农夫在耕地时得到一块宝玉,把宝玉献给宋国的大夫子罕,子罕(却)不接受。这个献宝玉的人说:“我把这块宝玉给雕琢玉器的工匠看,认为是真的宝玉,所以我才敢献给您。” 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
[参考解析]: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深的启发,子罕用自己的所作为为告诉我们,对于公职人员,廉洁的官德是公职人员最宝贵的财富。李源潮同志曾经之处:初入职场的公职人员,犹如着一身白袍,点墨不可着身。
但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子罕这样的好官员越来越多,而这一方面要靠官员的自觉,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从制度上来构建这道党风廉政的防火墙。
首先,我们的官员应该自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公职人员必须要明白,权为民所赋,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其次,我们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应该积极落实自己的监察主体责任,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再次,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处罚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局面。
最后,要想让子罕这样的官员越来越多,根本途径在于推进简政放权,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清单制度落到实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相信只要我们从以上这些政策处罚,我们公职队伍中的子罕会越来越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