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0:40:22

2011山东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6月20日)

2011山东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20日上午)
1、胡主席说,要向群众学习,要向实践学习,你准备怎么做?
解析: “要向群众学习,要向实践学习”是为了防止理论与实践相分离,轻视实践,轻视感性认识,工作不从实际出发,不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1. 向群众学习。要向群众学习,汲取营养,真心实意地当好群众的小学生,积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把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重点学习当今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新要求,新内涵,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方法,解决群众问题的新思路。2.树立创新意识。要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实践在发展,在变化,学习也要与时俱进。要以创新精神推动学习,创新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定位、学习思维;要以创新精神推动实践,创新实践载体、实践特色、实践要求。学习与运用统一于具体的实践中,相互指导,相互促进。
2.有三种人,一种人做别人不愿做的事,一种人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儿,一种人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儿,你认为,哪一种更能成功?
解析:在日常工作中,人人都想取得业绩,为团队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创造出自身的价值。本题给出的这三种情况,是我们平日处理公务中常常遇到的。别人不愿做的事情,或许看上去微不足道,或许属于负担重、强度大的任务。做好这些,需要一个端正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做到善于观察、细致严谨,完成任务时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然而,如果不注意思考和分析,忽略了工作方法的改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也难以取得进一步的提高。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有些是符合党和国家政策精神,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但由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当前条件的限制,执行起来会面对质疑、责难、甚至会遭遇危险。去做这种事情,需要具备不凡的胆识与魄力,沉着坚定,敢想敢为。但是,急躁冒进、不切实际的蛮干,则是此类工作中的大忌。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许多都属于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既无以往经验可借鉴,亦无相似事例可供参考,做起来空间小、难度大、困难多。去做这样的事,需要十分突出的个人能力,需要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同时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较强的执行能力。当然,探索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应有承受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如果思虑不周全,没有及时有效的备用方案,亦难免对我们的工作造成损失。这三种事情虽然在对我们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上各有侧重,但如果放在公务员工作中加以考量,就不难发现,三者不可偏废,要全面把握、综合应用,才有可能做得好,做得到成功。我认为,无论着手办理什么事情,只要是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就值得去做;只要是上级领导布置落实的,就应该去做;只要是属于我本职工作范畴的,就必须去做。如果有幸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我会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我会注意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在处理每一件公务时,努力把它们做好、做对、做出水平,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踏实工作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3、提高能力、提高效能、提升作风的座谈会上以“埋头苦干着力提高执行力”为题做个发言。
解析:大家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在此次座谈会上发言。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埋头苦干着力提高执行力》。最近山东临沂等地开展的“效能服务提升年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提高能力、提高效能、提升作风是对我们机关单位工作的要求,同时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群众满不满意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 只有埋头苦干着力提高执行力,才能切实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从而提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在于严格落实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
埋头苦干着力提高执行力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牢固树立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政绩观。各级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身体力行党的宗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穿到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应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
第二,要全面推行机关工作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大效能监察、执法监察、行政问责的力度,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行政效能提升。
第三,畅通诉求渠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
第四,权责分明,各部门各负其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力度。
第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实践中真正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要。
以上是我的几点看法,请大家多多指正。谢谢!
2011山东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20日下午)
1.某个岛上的居民都不穿鞋。甲乙两个推销员来卖鞋,甲一看没市场,回去了。乙看全是市场,送给岛上的国王一双鞋,从而让穿鞋成为时尚,成功! 你有什么启示?
解析:这是一个对我们很有启示的寓言小故事,使我想到另外一个我们常用到的比较,即如何看待一杯放有水的水杯,其中,悲观的人和乐观的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样子是大不一样的,这真的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第一,我们应该时刻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对外界变化的敏锐。机会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可是关键看我们的知识储备和独到眼光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如此,看看我们的优秀书记沈浩,就是善于发现带领群众致富的好领导,总是可以用最后的实际效果告诉大家怎样做才是最佳的选择。所以对于我们年轻人不要轻易的说不,应该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相信自己。
第二,我们做事的方式方法很关键。你看这个推销员,如何突破市场,他知道擒贼先擒王,只要攻克了国王,我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对于我们就是常说的善于抓主要矛盾,提纲挈领地抓住要害,很有可能把问题简化,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2.对于政府、官员发微博的现象,你怎么看?
解析:眼下,从轰轰烈烈的政府网站普及化,到充满个性色彩的官员博客热,再到新近大有微博席卷官场的趋势,一波波跟随信息化浪潮而来的新鲜事物,官员们自然不落人后。相比之前政府微博主要以“官方语汇”不定时进行新闻发布,官员微博更趋生活化、内容也更丰富多彩。在博客热之前,全国大力普及的政府网站中,市长信箱就有了官民互动的载体和方式。然而,一阵热闹之后,如今的市长信箱不是无人回复,就是千篇一律的机械式回答。在博客热闹一阵之后,近来刮起的“微博”风又显示出官员绝佳的“时尚”敏感。云南、广东的政府机构率先开微博,甚至,学习如何建立微博,已经成为北京市党校局级干部进修班的学习内容。微博,无疑已经成为最新的官员亲民网络“宠儿”。近日,随着微博的风靡,重庆市部分官员也相继开出微博,公布政策信息、发布突发公共事件、提示出行信息,并搜集民生民情……微博,成了官员服务群众的便捷有效平台。官员与百姓的距离本就应该越来越近,而不是感觉很远。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样一种载体。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可以借此进行沟通、交流,有利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而且微博传递信息更加简洁、快速,满足公众知情权,同时,微博也为年轻人提供了话语平台,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关注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所欲,官员开微博,千万不要流于形式,为追赶潮流而开。开通微博重点不在于掌握纯粹的互联网技术,而在于把握新的群众观念,要以真诚的态度去了解民意,把微博作为干群沟通交流的平台。
3、单位主管领导出门在外,你的分管领导让你做事,可是违背政策,你怎么处理?
解析:在工作中,除了要把事情做好以外,还要把人也做好,做好人的意思不是说要我们做好好先生,谁也不得罪,在工作中浑水摸鱼,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而是要善于沟通,做有益于团结的事情,不能在其中制造隔阂。
我的分管领导交给我做的事情,我认为是违背政策,这个事情我不会固执己见,为了尽量把事情做好,我可以多做一些了解沟通工作,向周围同事了解一下,一般说来我的分管领导不会做这些违反政策的事情,大多数是属于我的这个事情的误读,我还可以与我的主管领导商量此事,尽可能的了解多一些信息,尽可能满足分管领导的要求,如果有一些出入的话,我也会在保证政策实施合法的情况下,尽可能多于分管领导沟通此事,多做工作,多交流,尽量把此事做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山东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