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8 00:08:23

2015吉林省公务员笔试行测模拟卷答案

1、A.时政题。材料的关键词就是“人民”。
    2、C.无党派人士是指既不参加中国共产党也不参加民主党派、对社会有一定积极影响和贡献的人士。
    3、C.剥夺政治权力包括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还有剥夺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D.在我国,劳动者才具有休息权。
    5、B.我国刑法规定,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八种行为承担责任。
    6、B.桃花潭是地名,汪伦是人名,均无典故。A中庄生梦蝶、望帝,C中孙郎射虎,D中东篱均是典故。
    7、D.“灸”是指用点燃的艾草棒熏熨人体穴位。
    8、A.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正处于这一时间段,而且是文化昌明的表现。
    9、A.明知丙会死亡而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属于犯罪主观方面的间接故意。
    10、B.在美国人面前询问病情,属于询问他的隐私,这是不符合西方礼仪的。
    11、A.6岁的孩子不易练习长跑,因为孩子年龄小正是生长骨骼的时候,过早的大量运动会使得孩子骨骼发育定型,影响孩子日后的身高增长。A不正确,B项6岁孩子属于10岁以下的无刑事能力人,如果把人打伤一定要由其代理人(父母)负责,B正确,C项与本题无关,按照皮亚杰社会性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2~7岁),处于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具有显著的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刻板性以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等特点,C正确,D项的说法正确。答案选择A。
    12、C.“登高”是重阳节的习俗。
    13、B.体液偏酸应该补充碱性食物。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如,蔬菜、水果、乳类、大豆和菌类食物等。与呈碱食物适当搭配,有助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食品的酸碱性与其本身的pH值无关(味道是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主要是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如动物的内脏、肌肉、植物种子(五谷类)。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性食品,如蔬菜瓜豆类,茶类等。所以选择C选项。
    14、A.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
    15、C.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体现了人得主观能动性。
    16、D.明镜高悬——公堂,万世师表——文庙,还我河山——岳王庙。
    17、A.要是按照A的逻辑——视觉上圆形比方形更柔和舒缓,那么牛奶也应该用圆形容器来容装。
    18、A.这是李贺的《雁门太守行》,B是清代尤侗的长诗《出关行》,反映了清初京畿闹饥荒,清廷招募穷苦百姓经由山海关向辽东移民,百姓扶老携幼,哭泣上路的情景。C是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D是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无具体描写地点。
    19、D.只有垂直降水计入降水量。霜、露等水平降水不算。
    20、A.玉米明代传入我国。我迄今最早出现的铁器是在西周晚期贵族的墓葬的一柄铁柄铜身短剑。迄今最早的纸在汉代早期发现。
   

gwyfour 发表于 2017-6-28 00:43:10


    21.文段的结构为“分——总”式。前面列举数字的方式比较我国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最终消费支出率差别,文段最后一句得出结论,即“国民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局水平”。 因此从结论句可以推断出,作者认为我国应当提高国民消费水平,B选项正确
    纠错:A、C选项与文段表述相反,因此排除。D选项“积极提倡超前消费”不能推出
    22.文段首先指出自己的想象并不正确,接着具体解释“并非如此”的具体意思,即“几乎每一个人、每一段历史,都有大量的空白存在”,也就是说历史研究依然大有可为。B选项正确
    纠错:A、D选项与文段不符。另外文中只说到历史研究仍有大量空白,并不等同于说“目前的历史研究成果较为有限”,C选项排除
    23.文段首先指出阅读与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不同,下文针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强调阅读“只可独啜”,D项正是此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纠错
    A项,文段强调的不是阅读可以体验孤独,而是阅读本身具有只可独自品味的魅力;B项,文段并没有涉及阅读带来收获的内容;C项没有抓住文章的重点,作者将二者进行对比是为了突出阅读“只可独啜”,未强调乐趣的来源
    24.“这个问题”在首句中,后面的内容是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根据就近原则其实后面的内容就是答案即其实市场需求和技术领不领先是两回事,所以选择B.
    纠错
    A项仅提到了“技术”,而忽视了另一个主体“市场”。C项是对第三句实例的一个理解。D项的“根基”在文段中没有提及
    25.通过阅读文段,发现一个转折关联词“但是”,一般转折之后是文段强调的重点内容,也就是说文段重点强调的是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体现出自己的真正的价值。同义替换为“天生我才必有用”,故选A项。是金子总会发光意思是有才华的人不会永远不被赏识的,强调的是有才华的人。
    26.整个文段引用了巴菲特的一段话,涉及内容是对于贫困的看法。在文段中巴菲特首先肯定了贫困积极的一面,接着以深埋在地下的煤炭进行形象比喻,极富理趣地告诉我们一个辩证的道理,即“贫困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苦难,关键看你怎么去对待”,并以表示强调的“关键在于”进行引导。因此,文段意在激励人们,只有自己付出努力,才能把贫困转化成财富。本题选D
    纠错:A项只是巴菲特对于贫困的评价,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B项过于泛泛,未点名文段强调重点,文段在“多种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强调的是“个人因素”,即“关键在于我们自己”;C项不够全面,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在于“能否通过个人努力将贫困转化成财富”,而不仅仅是“是否被贫困压倒”,并且文段的重点是在强调如何看待和应对贫困
    27.文段中第一句话“但他们过分片面地把中华民族文化等同于汉文化甚至一些儒家古典文化,特别是片面地把所谓的‘国学’指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可以推知C、D选项属于误区的内容。接下来的内容“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进行一些儒家古代典籍的教育,不遗余力地在大中小学里进行所谓的‘国学教育’”知道B选项也属于误区之一。A项所述内容在文中没有涉及,故本题选择A项
    28.从“‘子承父业’仍是国内许多家族企业首选的交接班模式”一句话可推知“子承父业”并非是唯一的模式,A项表述正确。从文中最后一句话的阐述可知C项表述正确。从文中第一句话可知道D项表述正确。B项的“传男不传女”是对子承父业理解的错误,这里的“子”指的是家族内部的接班人,并不是指儿子。故本题选B
    29.用压缩句子法提炼句子主干:国家体育总局通过了请示报告。而请示报告在文中指的是:“反对地方体育部门……”。由此可见,对地方体育部门的做法,国家体育总局是不赞成的。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30.文段是总分结构,第一句中很明确的点明论述的主体是“城市种树”,且通过转折复句强调重点在后半部分,城市种树要注意树种的选择。之后以人穿衣为比喻,具体地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通过“体面”、“量力而行”、“衣着光鲜”、“面子”等穿衣讲究的问题来说明城市种树要量力而行。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纠错:A项中的“不应该选择高档树种”是一个片面的选项,文段中穷人和富人的选择更不一样,说明并不是一味的追求便宜,如果购买力足够,也可以购买一些相对高档的品种。B选项中的“科学选择”在文章中并没有体现,文章中论述的主要是选择树种时要考虑到金钱的问题。C项中的“政绩工程”属于过度引申的选项
    31.D [解析] 题干主要是谈论如何定义成功,没有提及成功与现实的物质的关系,也没有提到人生的失败和挫折。B、C两项说法不正确。A选项的说法与题干无关。故选项D正确。
    32.B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根据文段中罗尔斯的话——“这些作者比我聪明得多”“他们自己一定早已见到了这个错误,并且处理过了”等,可以看出他在读书的时候始终秉持的是一种谦逊的态度。因此本题选B。
    33.A [解析]文段需要后面的内容是重点,整个文段主要讲的是市场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应如何完善市场机制,A、C两项都是与“市场机制”相关的表述,但根据整个文段来看,A项显然更符合题意。本题选A。
    34.B[解析]文段首先说世界上各国家计算基尼系数的指标有所不同,接着便以中国和印度为例,对根据这两种指标计算出的不同结果进行说明,据此不难看出作者的意图是说明基尼系数计算指标的差异使各国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本题选B。
    35.D[解析]文段中先提到“这样做,实属无奈之举”,又说“启动数万亿的投资项目,这样的‘手笔’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所谓的‘稳增长’的需要”。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数万亿投资项目的态度是否定的。“讽刺”一词程度过深,从文段无法看出作者强烈的情绪反应。本题选D。转折词但是后面可以看出作者的否定意味
    36.B[解析]文段主要介绍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区别,多次强调纸质书是一个多页共存的有形的实体,这也是纸质书与电子书的本质区别,故本题选B。
    37.A [解析] 原文说学校很难认识到这种做法所存在的问题,也就意味着作者认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只是学校在这种体系下很难认识到。故A项正确。B项说法太过绝对,文段并未体现对这种做法的全盘否定,故排除B项。
    38. C[解析] 首先比较④句和⑤句。④句指出历史文化古迹有巨大魅力,引出了一个话题,适合做首句,而⑤句属于举例,不适宜做首句,故可排除A、D项。⑤句说赤壁古迹被世代相传了下来,而②句说“(诗篇)更增添了古迹的光彩”,两句显然为前后句的关系,故排除B项。本题选C。
    39.C 【解析】C项“他”指代不明,既可以指李东,也可指代“李东”和“我”之外的第三人。另外也可以有其他的理解,等他来了之后,是“我开始工作”,还是“我和李东一起开始工作”。故正确答案为C。
    40.D.【解析】A、B、C三项的问题相似,错在“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A项把“的”改为“是否”;B项“生命力”对应肯定,去掉“是否”;C项“具有重大意义”对应肯定方面,“能否”多余,应去掉。
    41.A 【解析】根据空格的前后文内容照应,可知此处需要填入的语句,是对多元主义的评价,还要与“否认有什么事物……”照应,A项不仅衔接流畅而且在内容上与下文是并列的,故是最恰当的选项。句式相同
    42.C[解析] 本题可从所引用的句子入手,“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不是‘死’的,而是‘活’的”的下半句是“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而逐渐改变”,可见,所谓的“活”是针对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而言的,故答案为C。
    43. D[解析] 文章第一段提到“环境不同,生物有别,生态系统也不一样……各种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和功能”。由此可知,各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故D项说法错误。
    44.B[解析] 此题可采用排除法,本文第二段列举了细菌和大象两个物种的繁殖情况,细菌只是其中一例,不是说明的重点,故排除A项;从两个例子之间的过渡句“也照样能说明问题”可知,第二个例子与前者是并列关系,意在说明同一个问题,而非对比,故排除C项;由本段最后一句可知,细菌与大象的总量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即没有对地球的生态形成威胁,故排除D项。答案为B。
    45.A[解析] 本文第一段阐述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第二段说明了生物的繁殖总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联系第三段的总结句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意在说明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故选A。
    46.B [解析] 先看第一空。“良莠不齐”和“鱼龙混杂”均形容好人坏人都有,其对象常用来指人,不能用来形容网络,故排除C、D项。再看第二、三空。根据“公民隐私”“集体权益”可知,此处应填入程度较重的词语,与A项相比,B项更恰当。影响有好有坏,危机一定是不好的
    47A [解析] 先看第一个空,结合后文的“腐朽不堪”,可知这里要填入表示贬义的词语,“特别”和“独特”显然不符合语境,排除B、D项。从感情色彩来看,“落后”有强烈贬义,词义稍重。再看第二个空,“统治”和“控制”都有控制的意思,但是“统治”还有支配的含义,更符合语境。因此本题选A。
    48. C [解析]由文段最后一句“总能让乏味的意识形态宣传变得_______”可知,填入横线的词语应该与“乏味”意思相反,“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惹人耳目”,成语中无此词,在日常用语中多形容事物吸引人的眼球,“引人入胜”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根据词义,此处填入“引人入胜”最恰当,故本题选C。
    49.A [解析] 先看第二空,“模糊”与“功能”“差异”搭配不当,排除C、D项。“对比”指(两种事物)相对比较,而仿生学新理念在设计之前还没有成形,不能与自然生物进行对比,排除B项。故本题选A。
    50. A 【解析】根据文段,印章上应该刻着誓言,图腾上应该承载着岁月与荣耀。故本题选A。第一空根据前面的“印章”,应用“刻”,可以排除C项。第二空“呈现”和“荣耀”、“图腾”和“飞扬”搭配不当,可以排除B、D两项。
   

gwyfive 发表于 2017-6-28 01:30:41


    数量关系
    51.A【解析】通分,分子是1,3,4,7,11,为和递推数列,下一项18,18/4约分后为9/2
    52.B【解析】后项减前项分别为2,1,4,1,6,1,(8),交叉项分别为1,1,1...和2,4,6...(8),则18+8=26,选B
    53.D【解析】答案尾数不相同,采用尾数法进行计算,3×3×3-2×2×2=19,尾数为“9”。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
    54.B【解析】根据题目,可以得到集训人数的三个条件,条件一:18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吉林省公务员笔试行测模拟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