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 练习题解析
2016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 练习题解析以下由山东知满天教育提供:
1.三月桃花盛开时节,许多南宁市民纷纷到青秀山____________春景。
A.观看 B.赏玩 C.赏鉴 D.观光
【答案】B。解析:“观看”指的是特意地看,参观,观察,多与“节目”、“比赛”搭配。“赏玩”指欣赏游玩。“赏鉴”强调的是“鉴”,指欣赏鉴别。“观光”指参观名胜,或游览观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教、文物、习俗、风光。联系词意与语境,可知选“赏玩”最合适。
2.为了加快工程进度,_________下大雨,刮大风,施工有困难,我们___________要干,___________要提前完成任务。
A.如果 那么 并且 B.虽然 但是 而且
C.即使 也 而且 D.即使 那么 并且
【答案】C。解析:第一空和第二空填入“即使”“也”构成假设关系,第三空“而且”则表示递进关系,C项符合逻辑,其它三个选项代入原句都读不通,排除。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自然人、法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但应当给予_________。
②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业化,这就会___________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
A.赔偿 扼杀 B.赔偿 抹杀 C.补偿 抹杀 D.补偿 扼杀
【答案】D。解析:“赔偿”由违法行为引起,旨在恢复到合法行为所应有的状态,具有惩罚性;“补偿”由合法行为引起,旨在为因公共利益而遭受特别损失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补救,具有补足性。句中是国家以公共利益为前提的征收行为,用“补偿”更合适。“抹杀”指完全勾销,一概不承认。“扼杀”比喻摧残、压制发展中的事物。句中的意思并不是彻底否认“那种精神”,而只是说会摧残、毁灭“那种精神”。所以选“扼杀”比较符合句意。
4.两国经过协商,已达成协议,双方军队各自撤回自己的__________。
A.边疆 B.边界 C.边境 D.边区
【答案】B。解析:“边疆”指靠近国界的疆土,边远地方。“边界”指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界线。“边境”指边界附近的地方。“边区”指边远地区。既然是“两国经过协商”,那么撤回到哪里自然有一个明确的界线,而“边疆”、“边境”、“边区”都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线。“边界”含有界线的意思。故本题选B。
5.最近有媒体称,尽管美国表面上称要通过外交途径迫使伊朗___________,但以副总统切尼为代表的鹰派已经迫不及待,认为“通过外交手段不能___________伊朗的核野心”,因此美国媒体更频繁鼓吹对伊朗采取强硬措施。
A.就范 控制 B.就范 遏制 C.屈服 遏制 D.屈服 控制
【答案】B。解析:“屈服”指降服、折服。“就范”指听从支配和控制。由句意可知,美国政府是想迫使伊朗按照他的意愿放弃“核野心”,所以选“就范”更合适。“遏制”指阻止、禁绝的意思。“控制”指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美国政府并不是想把伊朗的核野心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是要阻止、打击伊朗的核野心的扩张,所以应选“遏制”。综合起来,答案为B。
6.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许多人都有一颗挂在嘴边拿得出手的中国心,我有一双__________不安的中国脚,说走就走,心在野外,心在路上。
②古塔是上天坠落的一枚钉子,锈迹斑斑,跃动着岁月的__________;今年的候鸟依然能从中找到去年的缺口,重筑它残破的巢。
A.焦躁 纹理 B.躁动 纹理 C.躁动 波澜 D.焦躁 波澜
【答案】C。解析:“焦躁”指着急、烦躁,坐立不安的样子。“躁动”的意思为因急躁而行动,不停地跳动。“说走就走,心在野外,心在路上”含有不停留,不安定的意思,与此相对应,第一空选“躁动”。“波澜”指大波浪。“纹理”指物体上呈现的线性纹路。“纹理”是静止的,所以不能用“跃动”修饰。故第二空选“波澜”。综合起来,答案为C。
7.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些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开始着手解除那些工龄即将满十年的员工的劳动合同,以__________未来的经济补偿风险。
②广西某饮食服务公司由于狠抓管理,杜绝铺张浪费,三个月下来,仅办公经费一项,就_________了五十万元。
③北京市知名食品企业与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历时近两年,研发了200多个样品,并从中_________出第一批“新北京特产”。
A.规避 结余 遴选 B.回避 节余 遴选
C.规避 节余 筛选 D.回避 结余 筛选
【答案】C。解析:“规避”指设法避免。“回避”指设法躲避、逃避。“回避”的对象一般是已经发生了的。题干中指的是“未来的经济补偿风险”,故选“规避”比较合适。“结余”指结算后的剩余。“节余”指因节省而剩下的钱或东西。由题干中的“狠抓管理,杜绝铺张浪费”可知空处应含节省的意思,故选“节余”。“筛选”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去掉不需要的,留下需要的。“遴选”指慎重地选拔,对象一般是人。题干中的对象是“新北京特产”,不是人,故选“筛选”比较合适。综合起来,答案为C。
8.报告是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_________情况,__________上级机关询问的陈述性上行公文。
A.反应 答应 B.反映 答应 C.反映 答复 D.反应 答复
【答案】C。解析:“反应”指有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也指事物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一般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也指把情况、意见告诉上级及有关部门。结合题意,可知应选“反映”。“答应”指出声回答,也指允诺、同意。“答复”指口头或书面回答别人的问题或要求。由题意可知,此处应选“答复”。故答案为C。
9.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是以__________为标准音,以__________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A.北方语音 北京方言 B.北京语音 北方方言
C.北京语音 北京方言 D.北方语音 北方方言
【答案】B。解析: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正式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故本题答案选B。
10人类许多古老文化在与时间的拔河中没能挺到最后。中国的文化资源在历史长河中究竟_________了多少,恐怕没有人能估量得出。在被__________扫荡过无数次的非洲大陆,人们只能在废墟中凭吊和猜测辉煌的古代文明了。
A.流失 饥饿 B.流逝 饥馑 C.流逝 饥饿 D.流失 饥馑
【答案】D。解析:“流逝”主要指时间消逝。“流失”主要指有用的物质或美好的东西散失掉。结合题意可知第一空应选“流失”,排除B、C。“饥馑”,五谷收成不好称为“饥”,蔬菜和野菜吃不上称为“馑”,两者合起来就是灾荒、荒年的意思。相比“饥饿”,“饥馑”的程度更深,更贴合题意,故第二空选“饥馑”。本题答案为D。
2016年山东国考交流群:139360314
-----------------------------------------------------------------
相关专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网国家公务员考试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山东知满天最新推荐国家公务员考试通过课
山东知满天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班咨询热线:0531-88164411 88164422(24小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