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7 23:56:12

公务员面试经典题目解析(二十四)

毛泽东说:“对群众的意见和牢骚要正视”,但有人却说:“牢骚和意见是软弱的表现”,对群众的意见和牢骚你认为应如何看待。
    【题目类别】综合分析观点类
    【考察要素】考察考生对现象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分析】
    毛泽东主席的话深刻地阐释了应该如何面对群众诉求,作为领导者、管理者要重视民意,善于从百姓呼声中知得失、明利弊。对于有些人的观点“牢骚和意见是软弱的表现”,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对社会现象、自身境遇提出私下意见、抱怨的同时,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有建设性的建议,以便于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
    群众的意见和牢骚虽然尖锐,但也是民意诉求的一种反映。牢骚之发,虽然有说话者思想认识、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但根源还在社会问题、现实弊端。许多牢骚所在,往往是一些存在问题的集中体现,固然反映了群众的不满,但更多的是表明了群众的期待,是对政府执政的一种考量。
    如何对待牢骚,是领导者对待群众意见的一面镜子。近年来,从网络问政到干部下访,体现了越来越多领导干部的政治自觉。但也有些人总喜欢阿谀奉承一听到牢骚便火冒三丈。
    作为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去除面对群众牢骚的抵触思维,提高领导干部的回应民意的能力,善待批评意见,从积极的方面理解群众心情,从中听到问题、读懂民意。只要秉着“对群众的意见和牢骚要正视”这样的理念,择善而从,改进工作,切实解决问题,让老百姓感受变化、看到希望,才是最管用的牢骚疏导和消除之法。
    另一方面,也要广开言论,从制度上建立群众表达的平台,加大群众评议的渠道,降低群众信访的门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才能了解群众的想法,从而进一步实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务员面试经典题目解析(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