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数量关系(2月5日)
数量关系(2月5日)1.
甲商品8折后的价格是乙商品原价的4倍,小王分别以8折和7折的价格买下了甲、乙两种商品,支出总额比甲商品原价少6元,问乙商品的实际销售价格是多少元?( )
A.10
B.14
C.21
D.28
2.
>正四面体的棱长增加20%,则表面积增加( )。
A.20%
B.15%
C.44%
D.40%
3.
气象台测得在S岛正东方向80千米处,一台风中心正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北偏西60度的方向匀速移动。若台风中心50千米范围内为影响区域,台风中心移动方向不变、强度不变,该台风对S岛的影响时间约持续( )。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4.
某校八年级学生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目,每答对一道得5分,不答或答错扣一分,80分以上至少要答对的题目数是多少?( )
A.15道
B.16道
C.17道
D.18道
5.
一列火车通过一条长1140米的桥梁(车头上桥至车尾离桥)用50秒,火车穿越长1980米的隧道用80秒,则这列火车车身是( )米。
A.260
B.270
C.360
D.380
答案解析
1.答案: B
解析:
解析1:设甲商品原价为x元,乙商品原价为y元,根据题意可得,0.8x=4y,0.8x+0.7y+6=x,联立解得y=20,因此乙商品实际销售价格为:20×0.7=14,故选择B选项。
解析2:其实当假设甲商品原价为100元,甲商品8折后价格为80元,则可知乙商品原价为20元,乙商品7折后价格为14元,此时发现80+14-100=-6,恰好符合题意,因此假设就是实际情况,显然乙商品的实际销售价格为14元,故选择B选项。
2.答案: C
解析:
棱长增加20%,则棱长变为原来的1.2倍,因此表面积变为1.44倍,表面积增加44%,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B
解析:
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C
解析:
解析1:设答对的题目数为x,则得分80分以上有不等式5x-(20-x)>80,解得x>16.7,即17道题,故正确答案为C。
解析2:设答对的题目为x,答错为y,可得5x-y>80,x+y=20,将选择直接代入,可排除A、B、D项,故正确答案为C。
解析3:按鸡兔同笼问题思路,答对一题得5分,不答或答错扣1分,所以不答或答错比答对一题少得6分,将题目看作全部正确然后分析差异,设答错的题目数为x,若得分在80分以上,有不等式100-6x>80,解得x2, 10, 6, ( ), 3, 1 5。
A.5
B.4
C.2
7.
2,6,21,109,768,( )
A.8448
B.8450
C.8452
D.8454
8.
2,5,7/2,17/4 ,( )
A.7/8
B.17/8
C.31/8
D.37/8
9.
2,7,9,16,20,29,35,46,(),……
A.48
B.50
C.52
D.54
10.
9,4,30,59,174,( )
A.436
B.438
C.443
D.448
答案解析
6.答案: A
解析: >这组数列是对称数列的变式,即2×15=30,10×3=30,6×(5)=30,所以A项为正确答案。
7.答案: D
解析:
原数列有如下关系:2×2+2=6,6×3+3=21,21×5+4=109,109×7+5=768,故下一项为768×11+6,根据首尾数法可知,该值的尾数为8×1+6的尾数,即为4。
8.答案: C
解析:
前两项之和,再除以2,等于第三项。故答案为C。
9.答案: D
解析:
相邻两项做差得到:5,2,7,4,9,6,11;再次做差得到:-3,5,-3,5,-3,5;为周期数列。则括号里填11+(-3)+46=54,因此,本题答案为D。
10.答案: A
解析:
原数列有如下关系:9=22+5,4=32-5,30=52+5,59=82-5,174=132+5,(436)=212-5。
11.>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柱形玻璃杯内均有一定量的水,甲杯的水位比乙杯高5厘米。甲杯底部沉没着一个石块,当石块被取出并放进乙杯沉没后,乙杯的水位上升了5厘米,并且比这时甲杯的水位还高10厘米。则可得知甲杯与乙杯底面积之比为( )
A.3:2
B.1:2
C.2:3
D.3:5
12.
某计算机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一批计算机,如果每天生产140台,可以提前3天完成;如果每天生产120台,就要再生产3天才能完成,问规定完成的时间是多少天?
A.30
B.33
C.36
D.39
13.奶奶有6颗口味各不相同的糖,现分给3个孙子,其中1人得1颗,1人得2颗,1人得3颗,则共有( )种分法。
A.60
B.120
C.240
D.360
14.
甲、乙两人沿直线从A地步行至B地,丙从B地步行至A地。已知甲、乙、丙三人同时出发,甲和丙相遇后5分钟,乙与丙相遇。如果甲、乙、丙三人的速度分别为85米/分钟、75米/分钟、65米/分钟。问A、B两地距离为多少米?
A.8000米
B.8500米
C.10000米
D.10500米
15.
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为43,甲数的2倍加8,乙数的3倍,丙数的4倍,丁数的5倍减去4,都相等。问这四个数各是多少?( )
A.14 12 8 9
B.16 12 9 6
C.11 10 8 14
D.14 12 9 8
答案解析
11.答案: B
解析:
12.答案: D
解析:
设规定完成时间为a天,则140(a-3)=120(a+3),解得a=39,故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 D
解析:
分步考虑,先将糖按数目分成三组,方法数C(6,1)C(5,2)C(3,3),再将三组糖分给三个孙子,方法数为A(3,3)。因此总的方法数6×10×6=360种。
14.答案: D
解析:
本题理解的重点在于:在甲和丙相遇时,甲比乙多走的距离为后来乙丙一起走的距离。有了这个思想,就容易解出,甲和丙相遇时,甲比乙多走的距离为(75+65)×5=700m,假设甲和丙相遇的时候,甲走了a分钟,则(85-75)a=700,解得a=70。所以两地相距为(85+65)×70=10500米,故正确答案为D。
15.答案: D
解析:
本题求四个数字,可把选项直接代入验证,例如,A选项,易发现8×4=32≠41=9×5-4,排除A。B选项,16×2+8=40≠36=12×3,排除B。C选项,8×4=32≠66=14×5-4,排除C。故正确答案为D。
老师点睛:
由题意可知,2甲+8=3乙=4丙=5丁-4,由此式可知丙被3整除,乙能够被4整除,排除A、C选项。B、D选项中间数字为12、9,所以乙、丙必然等与12、9,故验证2甲+8是否等于3乙,只有甲=14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
16.
室温下,有一瓶浓度为7%的盐水,加入100克水和25克盐后,盐水浓度变为14%,则原来盐水中含盐多少克?( )
A.5
B.5.5
C.7
D.7.5
17.
一话剧共分三幕。第一幕的演出时间比第三幕短18分钟;第二幕的演出时间是第一幕的两倍。如果全剧的演出时间是138分钟,问第三幕的演出时间是多少分钟?( )
A.30
B.39
C.46
D.48
18.小明和爸爸站在阳光下,爸爸身高1.8米,其影子投射到墙壁和地面上,其中墙壁部分的高度为0.3米,地面部分的长度为0.5米。已知小明同一时刻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长0.4米,则爸爸比小明高( )。
A.0.5米
B. 0.6米
C.0.7米
D.0.8米
19.
A.4%
B.6%
C.8%
D.10%
20.
完成某项工程,甲单独工作需要 18 小时,乙需要 24 小时,丙需要 30 小时。现按甲、 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每人工作一小时换班。当工程完工时,乙总共干了多少小时?
A.8 小时
B.7 小时 44 分
C.7 小时
D.6 小时 48 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