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7 23:51:44

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阅读理解

1.当旧的艺术种类如小说、戏剧等渐离世人的关注中心而让位于影视等艺术新贵时,一种文化贫困正笼罩在各种批评之上。面对强大的“工业文化”,文化批评也差不多变成“促销广告”了。在这段话中,“一种文化贫困正笼罩在各种批评之上”, />意思是说( )。
    A.文化的贫困使批评无法进行
    B.各种文化批评的品位在降低
    C.文化贫困现象受到了种种批评
    D.批评家们都受到了贫困的威胁
    2.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保持,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
    “相机破例”在文段中的意思是( )。
    A.把握时机,委曲求全
    B.等待时机,破除习惯
    C.顺应形势,改变常规
    D.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3.
    歌德生活丰富,他对人生的认识,都是从他新鲜活泼之生活中体验出来的。在他《谈话录》中,可以发现一粒粒金刚石般的言论。此一粒粒金刚石之言论,虽然散见各处,不想统摄,然其光芒,互相映射。
    对文中“金刚石”喻意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具有穿透性
    B.具有色彩性
    C.具有永久性
    D.具有思想性
    4.
    加拿大来华演员大山,有一次在北京郊外开车超过规定时速,被交警拦住。大山问“一小时行驶多少公里才罚款?”交警说:“时速达到80公里就得罚款。”大山说:“我开车才半个小时。还没超过50公里呢。”交警一愣。大山又辩解开了:“这样吧,在剩下的半小时里,我只跑29公里,你们不妨跟着我,如果超过了一米,我不但认罚,还请你们吃涮羊肉!”交警一听,哭笑不得,一时竟不知如何与他理论了。
    对这段话中大山的辩解,理解准确的是( )。
    A.交警讲的“时速”是以小时为时间单位的,大山却认为是一个小时行驶的路程
    B.他前半时跑50公里,后半时跑29公里,不应受罚
    C.他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D.他是逻辑曲用,不乏黑色幽默
    5.
    在择偶的基础上,阶级的含义凸显出来,“劳动人民”和不劳而获的“地主”形成对立,“自主”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在这二者之间进行选择,而最终答案已经设定。
    “最终答案已经设定”的含义是( )。
    A.选择所爱的人
    B.在阶级内选择
    C.选择劳动人民
    D.选择地主
    1.答案: B
    解析: “一种文化贫困正笼罩在各种批评之上”在这一句话中,“文化贫困”是“各种批评”的修饰成分。通过阅读上下文可知,现在的文化批评的背景是大众关注影视等通俗文化,且很多文化批评沦为广告。可知“文化贫困”说的就是文化批评的沦落,其品位在降低。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2.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词句理解的能力。
    定于语境,由“因此”可知,“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变”一句是“相机破例”的条件,而“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则是“相机破例”的结果,综合来看相机破例即顺应形势作出改变,C项正确。A、B、项中的“时机”和D项的“不拘一格”材料中没有体现,故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词句理解。材料中用“然其光芒,互相映射”来形容歌德金刚石般的言论。“然其光芒,互相映射”体现了金刚石的穿透性,故正确答案为A。
    D项,金刚石不具有思想性的特点。B、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4.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词句理解。
    阅读文段可以知道,其实大山也知道交警所讲的时速是什么,只是故意将逻辑曲用,和交警黑色幽默了一把。故正确答案为D。
    A选项,大山显然知道时速的意思,只是故意逻辑曲用;B选项,大山违反了规定,应该受罚;C选项,大山确实偷换了概念,但那明显是大山的托辞,“犯错”表述不够准确。因此排除A、B、C。
    5.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在择偶的基础上,阶级的含义凸显,劳动人民和地主形成对立,可知择偶透露出来的选项设定是:劳动人民阶级选择劳动人民,地主阶级选择地主。后半句的“而最终答案已经设定”,是一种转折,是对“自主”的否定,说明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在这二者之间自主选择,但最终还是要按照阶级层级来做出择偶选择,即在阶级内选择,故选B。
    材料重点在阶级,A项没有凸显出阶级对择偶的作用;C、D项没有根据,无法从材料中推断出“最终答案”是要选择哪个阶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