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常识判断
1.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2.
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利用网络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B.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减少产业发展对能源等自然资源的依赖
C.开发人力资源,发展知识经济
D.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环保产业,减少环境污染
3.下列关于中国一些省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区内的桂林、阳朔一带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B.福建省省会城市是福州市,又称“榕城”,因城中榕树多而得名
C.陕西省位于中国西部,简称“陕”,省会城市西安是著名的“六朝古都”
D.云南省同缅甸、老挝、越南、尼泊尔相邻,简称“滇”或“云”,省会城市昆明因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被誉为“春城”
4.
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
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
C.均地处黄土高原
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
5.
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其主要原因是( )。
A.雷雨过后,空气湿度增加
B.雷雨过程中气温快速下降
C.雷雨过程中雷电导致空气中的臭氧分子增加
D.雷雨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随雨水降落到地面
1.答案: C
解析:
地理环境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一是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直接间接地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二是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不同国家的社会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项。
2.答案: BCD
解析: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B项“减少产业发展对能源等自然资源的依赖”,D项“减少环境污染”都是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体现。知识经济是相对于现行的“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而言的,发展知识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故C项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A项“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不能说明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是否保护了资源和生态环境,故A项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C、D。
3.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A项:“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 C项:“六朝古都”是指江苏南京,六朝是“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陕西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定都在此,是我国著名千年古都。
4.答案: B
解析: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12公里处;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甘肃和河南、山西不接壤,A说法错误;
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B说法正确;
河南洛阳位于平原地区,C说法错误;
山西大同位于北纬40.06,东经113.17,敦煌市位于北纬39°53′—41°35′,东经92°13′—95°30′,河南洛阳位于北纬34.41,东经112.27,河南在山西以南,D说法错误。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
雷雨天会有闪电,而闪电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其中有些变成了臭氧,臭氧能净化空气,使空气清新。人们感到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臭氧分子增多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C。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