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7 23:49:36

2016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利用常识秒杀

2016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利用常识秒杀
    以下内容由知满天教育提供:
    资料分析的题干一般都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截取下来的资料、文献,并不是出题者凭空编造出来的,所以资料分析的题干一般都是客观真实的,与客观实际是相符合的。有的时候,当我们发现题干的话题是我们较为熟悉的话题时,有些题目,其实根本不需要我们计算,甚至不需要看材料,根据常识我们即可快速的锁定正确选项,达到秒杀效果
    「例题1」从上面材料可以得出:
    A.我国所有制结构经过调整逐步趋于完善,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
    B.公有制经济比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得快
    C.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增长得慢
    D.混合所有制经济增长
    「知满天名师点拨」拿到此题,根本不需要回头去看材料,根据常识就可以知道,A选项是正确的。故B、C、D就都可以排除,
    「例题2」根据下述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994年~2003中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比较(单位:%)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2003
    农村58.9 58.6 56.355.1 53.4 52.6 49.1 47.7 46.2 45.6
    城镇 49.9849.9248.646.444.5 41.9 39.2 37.9 37.7 37.1
    注: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例A.从1994年~2003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B.从1994年~2003年,中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C.从1994年~2003年,中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始终低于农村居民D.从1994年~2003年,中国城市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上升
    「知满天名师点拨」根据注释知,恩格尔系数越低代表生活越好。根据常识,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一定都是逐步提高的,即恩格尔系数一定是逐年降低的,所以D项一定错误,故选D.
    「例题3」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2001年在京务工经商人员的数量比1997年是()。A.增加了B.下降了
    C.相关不大D.很接近
    「知满天名师点拨」根据常识,2001年在京务工经商人员的数量比1997年一定增加了,所以只有A项正确。
    「例题4」改革开放以来至1997年,各种经济成分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D.不能确定
    「知满天名师点拨」同样根据常识就可以判断出,只有C是正确的。
    「例题5」以下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A.2008年黑龙江省的商品房销售总额约为300.92亿元
    B.2009年我国西部地区商品房的平均销售价格约为0.28亿元/万平方米
    C.2008年北京,上海,广东的商品房销售总额约为5565.56亿元
    D.2008年,东北三省的商品房销售额中,辽宁省居三省之首。
    「知满天名师点拨」按常识正常来说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发展,辽宁发展快一些,这道题可以大胆选D.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与常识相悖的选项一定可以排除,但不能碰到符合常识的就选,因为若出现多个选项都符合常识的情况,则还要回到资料中去查找。
    辽宁公务员考试网辽宁省考面试培训
    辽宁公务员培训辽宁公务员面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利用常识秒杀